第三百三十九章 班師?皇太極的阻力(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其中,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不是代善的兩紅旗,不是莽古爾泰和阿敏的兩藍旗,而是多爾袞兄弟手中的兩白旗。
多爾袞兄弟看似對皇太極忠心,令行禁止,完全是擁戴的表現。但實際上,他們也是在隱忍,在等待著機會。
……………………
繞道入關的行動若是失敗,建虜不僅僅是衰弱的問題。內部矛盾大爆發,甚至是內戰,都有可能。
郭大靖和毛文龍都對此有著清晰的分析和判斷,只要皇太極失勢,他對於後金的封建化改革便會半途而廢,退化到老奴時代的統治,敗亡也就是時間的問題。
但毛文龍和郭大靖對皇太極的認知,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在毛文龍那裡,皇太極只是個讀書識字、比較聰明的蠻夷,但在郭大靖眼中,皇太極才是最危險的敵人。
正因為如此,他才要千方百計給皇太極稱帝之路增加障礙,不給後金從奴隸制社會轉型的機會。
滿清之所以能夠率兵入關並席捲天下,郭大靖認為是皇太極打下的基礎。對皇太極的重視,甚至可稱為忌憚,是郭大靖並不諱言的事情。
就算是這次跨海遠襲,郭大靖也是在給皇太極致命一刀。
就算戰場上殺不了,皇太極也無法穩定汗王之位。兩黃旗雖強,卻也難敵六旗的聯手。
或許是多爾袞,這個狼崽子,露出爪牙;或許是代善,或許是莽古爾泰,也或許是阿敏,向皇太極發出挑戰。
郭大靖還是看好多爾袞,主要是兩白旗的實力,在兩紅旗和兩藍旗之上。
管他誰呢,只要不是皇太極,只要建虜在大饑荒中被嚴重削弱,之後便難以抵擋蒸蒸日上的東江鎮。
是的,這次行動之後——郭大靖心情很振奮,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來,走一個。”郭大靖滿臉笑意,舉起了酒杯,向著好友相敬。
周慶、馬民哈哈笑著,舉杯一飲而盡,噴著酒氣,又與郭大靖談天說地。
這是要隨軍而行的軍情報頭目,他們直接負責著京畿地區的諜探耳目,沒有誰比他們更熟,因為都是他們親自挑選派出去的。
此時,郭大靖已經趕到了大連,將把最後一批趕製出來的火箭收入空間。順便,還能與家人呆上兩天。
“老何在京城幹得不錯,東來順、西來順可是打響了名聲。”周慶大嚼著羊肉,臉色漲紅地說道:“現在不僅不用拔款,還攢下了不少銀子要送回來。”
馬民笑著點頭,說道:“我讓老何先自己存著,有花錢的地方別小氣。要是不夠,就張嘴要。”
郭大靖呵呵笑著,說道:“京城那裡是長期的,老何既幹得順手,就讓他留下好了。繁華之地,也能享享福。”
周慶擺了擺手,說道:“可老何不願意呀,等這次行動結束,再派人接替他吧!”
郭大靖聳了聳肩膀,儘管有些意外,可也不在意。
興許何貴忠不喜歡迎來送往,就喜歡簡單點的生活呢!或者,他離不開遼東大地,對這裡的氣候環境更適應。
嗯,應該是捨不得這裡的老兄弟、老朋友,並肩廝殺的戰友情。
郭大靖微抿起嘴角,心中有了肯定的猜測。
京師雖繁華,可這遼東才是家,有親人,有朋友,有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如果換做他,也未必願意在陌生的地方長期生活。
郭大靖猜到了何貴忠的心思,這又何嘗不是他的?遼東大地,是他重生,戰鬥,乃至崛起的地方,留有他的感情,悲歡哀樂都在其中。
再次舉起酒杯,郭大靖的笑意更濃。家,家裡的妻子,還有蓉兒,都是他離不開的至親,還沒跨海遠征,就已經生出了思念和不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