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不覺,土山已經位於建虜的側翼。而建虜大隊的不斷靠近,也使火箭能夠覆蓋打擊的範圍大大增加。

該是反擊的時候了!

劉興治調動了生力軍,那是他的所部,投入了戰鬥。同時,他給炮兵下達了命令,做好開火轟擊的準備。

上百架火箭發射器在土山和陣後早已佈列完列,方向一致,仰角各異。從最近的四五百米,到最遠的三里多地,幾乎全在火箭的轟擊射程之內。

火箭發射器很簡陋,由鐵架子和圓鐵筒組成,或者就是更簡單的軌式發射器,多為十枝或十二枝的聯裝,只能調整仰角,調整方向的話,就要炮兵去搬動。

既然是簡陋的,火箭的射擊精度就難以恭維。但做不到精確打擊,範圍覆蓋性的轟炸,卻是能在最短的時間投射最多的彈藥。

這與後世火箭炮剛使用時的特點,是差不多的。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襲性好,但射彈散佈大,因而多用於對目標實施面積打擊。

一千生力軍從兩翼的突然投入,打了建虜一個措手不及。

彈射如雨,一排接一排,火槍兵採取前進射擊法,邊向前壓,邊給予建虜持續性的殺傷。

張攀也投入預備隊,適時發動了反擊。

二十數門佛朗機炮在土山上,居高臨下的快速轟擊,將一顆顆實心炮彈砸進敵群中。

反擊是如此狂猛,建虜的攻擊勢頭為之重挫,即便是最精銳的擺牙喇,血肉之軀也抵擋不住這鐵與火的兇悍潑灑。

皇太極又誤判了,以為守軍已經筋疲力盡,卻沒想到竟還有如此強大的反擊力量。

在相對狹窄,且有很多障礙、工事的官道上,建虜的騎兵優勢蕩然無存。

但這對建虜來說也不算什麼,衝擊對手的陣地時,他們更常用的是楯車和重甲步兵的衝鋒。

在坑窪且有障礙、壕溝,以及屍體隨處橫陳的戰場上,連楯車的效用也大打折扣。可以說,雙方打到現在,就是硬碰硬,沒有什麼花哨和取巧。

鰲拜舉著鐵盾,彎著腰,幾乎是用全身的力氣在抵擋鉛彈的大力撞擊。

即便如此,他的手臂也疼得象斷了似的。另一隻手拖著彎刀,上面染著鮮血。仗著出色的武技,他已經砍殺了三名敵人。

但他的武勇表現到此為止了,在廉價的鉛彈面前,他壯碩的身體和普通人一樣的脆弱。

一顆鉛球般大的炮彈在堅硬的凍土上彈跳了一下,看似不快,卻是重重地撞擊在鰲拜的鐵盾上,把他象稻草人般撞飛出去。

撞擊力太大了,鰲拜的手臂這回真的斷了,肋骨也折了,應該還扎傷了他的內臟。

鰲拜仰面摔在地上,鮮血從口鼻中湧出,他抽搐著,卻連翻身的力氣都沒了,大瞪著眼睛,望著陰沉的天空,目光逐漸變得死寂呆滯。

此時的鰲拜,在建虜中並不出名,甚至不如范文程這個大漢奸。

對於郭大靖來說,或許提到名字會很驚訝。但也不會刻意去打聽,或交代部隊要弄死誰誰。

甚至於,鰲拜的死對於建虜,對於東江軍,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等到人頭被砍下,也不過是普通的、不知名的建虜,也不會多得賞銀。

眼看著取得很大進展的擺牙喇也被擊退,皇太極咬緊了牙齒。敵人比他預想得更加頑強,暗藏的實力也超乎他的預料。

但他還沒意識到這已經是敗亡的前奏,對手的大反攻馬上開始,依然認為這是敵人的拼死頑抗,最後的掙扎。

劉興治看向已經調整完畢,準備著再次上陣衝殺的部隊。

尚可喜、仇震泰所部經過了前兩陣的廝殺,除去傷亡,又重組了各一千五六百計程車兵;再加上張攀和劉興治的本部人馬,共是近八千的步兵。

劉興祚、樊大臨的兩千飛騎,以及一千槍騎,都已上馬待發。在寒風中,旗幟都亮了出來,獵獵飛揚,有如將士們遏制不住的騰騰殺氣。

“開炮!”劉興治的聲音激昂中,還有些激動的顫抖。

令旗被猛地揮下,等待了數個時辰,進行了數次發射調整的炮兵,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無數火把伸向引線,嗞嗞的火星沿著長長的引線,迅速竄入火箭的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