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朕竭天下財力培養訓練的精兵強將,這就是袁崇煥要用來五年平遼的悍勇之師?

崇禎很煩悶,很惱怒。付出全部真心,卻一直被欺騙,再沒有比這更令人憤怒的事情了。

挾寇自重,就是挾寇自重,真以為朕就能忍氣吞聲,奈何不了你了嗎?

崇禎的眼內射出陰寒的光,握緊了拳頭。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破滅的不僅是希望和期待,還要否定自己識人的眼光和智商。

這真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吧!

可惜,袁崇煥並不知道大禍已經臨頭。

這其中肯定有挾寇自重的心理,在建虜未退的時候,他認為皇帝還要倚仗他,不可能處置他。

而即便是他的判斷沒有錯,野外浪戰的話,關寧軍根本不是建虜的對手。倚城堅守,還有那麼點選退建虜的可能。

但形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神京遭到重創,廟社震動,輿論紛紛,想要活命的話,唯有拼死力戰一途。

孫承宗被重新起用後,連夜趕赴通州,還派了使者前去告誡袁崇煥。

意思儘管委婉,卻也很簡單。建虜兵薄城下,你其罪難辭,唯有奮力作戰,以死報君王。若是在戰鬥中受傷未死,皇帝興許也能饒了你。

但袁崇煥卻依然我行我素,令皇帝猜疑震怒,令臣民失望憤恨,死不遠矣。

………………

遵化。

劉興治舉著望遠鏡,瞭望著城上的情況。

五天時間,作為先鋒部隊,劉興治率領特戰營及一營步兵,還有兩千飛騎,趕到了遵化城下。

至於三屯營,他看都沒看,在飛騎的警戒下,直接率軍繞城而過。

情報不斷得到確認,三屯營只有十幾個建虜,以及數百降軍防守,交給後面的大隊,一鼓可破。

八百建虜,再加千餘降兵,劉興治微抿起嘴角,並沒有倉促發起進攻,而是謹慎地進行了安排佈置。

不是四面圍攻,而是在東、北、南三個城門進行主攻。沒有紅夷大炮,用的是火藥車爆破城門。

“建虜甚是兇悍,要小心他們衝出城縱馬廝殺。”參將程寶林在旁不忘提醒。

劉興治心中鄙夷,但臉上絲毫不露,點頭道:“程將軍提醒的是,劉某會小心佈署,不使建虜有可趁之機。”

程寶林是薊遼總督劉策的手下,奉命率領三千人馬前來反攻遵化,以及石門驛等城的。

劉策被袁崇煥遣回密雲後,很快獲悉建虜潛越薊州,進抵京師,不禁大吃一驚。

這下子,別說自己要戴罪立功了,連袁崇煥這回也差不多要完蛋,還是想辦法自救吧!

於是,打探完情報,劉策從密雲和薊州調動了守軍,派出參將程寶林,前來襲攻遵化,並招降灤陽等城。

程寶林率軍而來,在遵化城下襬開陣勢,四面圍攻,本以為能以眾凌寡,一舉建功。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遵化城內的建虜因為兵力不足,防守全城有些困難。參將英古爾岱率領五百建虜縱馬殺出城來,橫掃城外的明軍,並一舉擊潰了程寶林所部。

五百騎兵擊潰三千馬步兵,這也並算不上太過意外。在遼東,還曾有過幾百建虜追著上萬明軍跑的戰例呢!

程寶林帶著潰兵跑錯了方向,正與從三屯營奔向遵化的東江軍前鋒相遇。

看著這遠途趕來的友軍依然是鏗鏘昂然,程寶林帶著幾百潰兵,又跟著劉興治所部殺回了遵化,想著是不是能沾點光。來個反敗為勝,好向劉策交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