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東新局面(第1/3頁)
章節報錯
鳳凰山城,名鳳城,又名烏骨城,原為高句麗所建。
該城利用左右兩山的懸崖為壁,山勢低凹處以楔形石塊壘築城牆。
南西各口用土石橫築一高大城壁,城有外城和內城,沿山脊逐段而修, 呈卵形,周長近十六公里。
城牆高58米,牆體以楔形塊石砌築而成,全城闢有南、北、東3座城門。城內有點將臺、烽火臺,高山哨所、旗杆座、水井、採石場等設施。
相比於鎮江堡,鳳城可謂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遭遇到鎮江堡慘敗後, 建虜再次增兵兩千,以三千人馬固守鳳城,阻遏東江軍在遼東的侵襲。
防線的收縮, 不僅使鎮江堡、寬甸地區為特戰營所佔據,穩住了腳跟,還使秀巖成為突出部,面臨著南面沿海、東面鎮江地區的威脅。
對此,建虜也感到無奈,接連的戰敗和損失,使得兵力愈發不足,只能倚仗著騎兵的機動優勢,採取相互支援的內線作戰策略。
天色將亮,可山川、河流、原野還處於朦朧的睡意之中。
鳳凰山的一座山峰,三十多門迫擊炮已經架好,炮口斜指,以最大的射程,瞄向了山城。
一臉鬍子、眼睛不大卻挺有神,王前放下望遠鏡,轉頭看著上前報告的炮兵軍官。
“大人, 都準備好了。”軍官挺年輕,但卻是第一批訓練出來的炮兵。
王前點了點頭, 說道:“以最快的速度,把帶上來的炮彈全打光。”
“是。”軍官答應得乾脆,轉身而去。
趁著夜色掩護,特戰營潛近鳳城,並在事先秘密勘測好的山頭,搬上了火炮和彈藥,準備給鳳城之敵來個驚喜。
轟,轟,轟……
一團團火光爆發,在黎明之時顯得分外耀眼。帶著火星的炮彈,凌空飛過峽谷、樹林,狠狠地砸進了山城之內。
炮兵們飛快地洗刷炮膛,裝入藥包,填進炮彈,扎破藥包,插入導火索。
炮兵軍官舉起望遠鏡,注視著直線距離約有三里的鳳凰山城。
時間不大,火光在山城內閃現, 一團接著一團,照亮了山城內的建築和人影。
沒有試射, 第一輪就是實彈。炮兵軍官可以確定,火炮調校得正好,不必再作調整,便放下望遠鏡,大聲命令道:“猛烈轟擊!”
炮兵們精神大振,把手中的引火器伸向導火索,隨著嗞嗞的火星鑽入炮膛,轟鳴聲再次爆發。
山城內的爆炸此起彼伏,人喊馬嘶,從睡夢中驚醒的建虜亂跑亂叫,在這突然的打擊下,陷入了一片混亂。
除了爆炸彈,還有爆燃彈,炮彈內的火油在空中變成火球,迸濺到哪,哪裡便是火焰燃燒。
王前舉著望遠鏡,儘管有城牆阻隔,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每一聲爆炸,第一團火光的迸發,每一處煙霧火焰的升騰,都讓他激動和振奮。
嘿嘿,呵呵,他忍不住笑出了聲。
打死打傷多少建虜,給建虜的物資造成多大的損失,其實並不重要。按照郭大靖的佈置和作戰原則,那就是不能讓敵人消停。
而事實上,特戰營的處境比郭大靖預想的要好很多。
這當然是鎮江大捷造成的影響,建虜收縮防線,鎮江、寬甸全部放棄,給了特戰營足夠而寬鬆的時間。
現在,特戰營可不是躲藏在寬甸的山林之中,儘管那裡建立了比較堅固的基地,以及數個密營。
鎮江堡也被特戰營的三百官兵駐守,馬市島則長期停靠著船隻,駐防著兩百兵和水師的一部。
原來預想中艱苦卓絕的敵後堅持,在現實中並未出現,特戰營反倒快變成鎮江和寬甸地區的常駐部隊了。
儘管如此,郭大靖的命令還是照舊,並多次重申強調。
不與建虜正面作戰,以滲透、襲擾、牽制為主,鎮江堡隨時可棄。而接引逃亡的遼民,也是特戰營的重要任務。
兩個多月過去,特戰營已經立穩了根基,偵察好周邊的情況,炮擊鳳城是他們展開的最大的作戰行動。
上山不易,每門炮都只帶了六枚炮彈,三五分鐘便全部發射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