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鄰居前來結識慰問,一個滿臉皺紋的老頭兒,旁邊站著他憨厚的兒子,送給陳老實夫妻半隻風乾的野雞。

一番客氣謙讓後,鄰居離去,陳老實和妻子心中百味雜陳地回到了屋內,一時間相對無語。

在建虜統治區,別說送你吃食,搶你的還差不多。甚至有人相食的慘事,他們就看見過路邊留有牙印的人骨。

如果不是逃出來,陳老實也不敢說自己會不會變得瘋狂。但到了這裡,他又感受到了溫情,人和人之間那種應有的善良。

“明天,你去買些東西,咱們去回拜一下。”妻子緩緩說著,抬起頭的時候,陳老實看到了她紅著的眼圈。

陳老實用力點了點頭,如果說之前為有了家有了吃食而驚喜,那現在才感覺到了最重要的東西。

…………………

郭大靖並沒有去看新到的移民,這也不是他的工作。他只看到了移民的數字,知道成千上萬的遼民百姓,在東江鎮的地盤又獲得了生存的機會。

而這,也是東江鎮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為那些走投無路的剃頭遼人提供一處能夠活下去的安身之地。

哪怕是歷史上東江鎮沒有這般強大,沒有佔據穩固的陸上基地,可收攏遼人依然是最大的功績。

沒錯,東江鎮就是不與建虜作戰,起不到應有的牽制作用,也比遼鎮作出的貢獻要大很多。

儘管在皇帝,在朝廷諸公看來,別說十幾萬,就是幾十萬遼人的悽慘,也不會讓他們掉一滴眼淚,也不會讓他們對東江鎮的評價高一分。

這就是大明的皇帝,明廷的大臣,不僅僅是對遼人視若螻蟻,內地受災的饑民,在他們眼中,也是一樣的賤如草芥。

“何不作安安餓殍,偏要效螳螂奮臂?”

如此冷酷,如此毫無人性的話,是從一個明朝官員口中說出的,但卻是包括皇帝在內的,很多大明官員的心中所想。

如果不是這樣,很難解釋崇禎會加賦再加賦,很難解釋大臣們千方百計把增加的賦稅都轉嫁到最窮苦的百姓身上。

此時,郭大靖正走在南關烈士陵園裡,檢查著他設計,並已經基本建成的各項建築。

除了被親人收殮的烈士,自願葬入陵園的在這裡都有墳墓,可供親人或後人前來祭拜瞻仰。

陵園內還有大廳,所有烈士的名字都將刻在石壁上,寫在簿上,並不斷豐富他們的事蹟,以流傳後世。

“將軍,前面是嶽王廟。”陵園管理周和瘸著一條腿在前引路介紹,臉上的疤顯得很怕人,儘管他努力在郭大靖面前做出和善的樣子。

郭大靖點了點頭,對周和的長相渾不在意,這是一名沙場退役的軍官,還是出自他的手下。本來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卻要在這裡陪伴自己故去的戰友。

南關陵園有著很多現代的元素,那是郭大靖設計的。可嶽王廟也沒有捨棄,也保留了古代的氣息,更能讓當時的人們所接受。

歷史上關於武聖這個稱號,曾經有三個人。

明朝之前是姜子牙,由唐高宗追封為武成王,設立武廟祭祀,又被稱為武廟聖王,並按照文廟之祭祀體系,為姜子牙配置了亞聖以及十哲配祀。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雖然是以武立國,但他以姜太公從祀帝王廟為由而關了武廟(如果是以文立國的話,估計他連文廟裡的孔聖人也敢拿下)。

恐怕在朱八八的眼中,以他的赫赫武功,歷朝的名將都沒有資格談兵,歷代之猛將更是不配言武。我老朱在此,眾神都得退位。

到了萬曆朝,萬曆皇帝追封岳飛為嶽聖帝君,又同時追封關羽為關聖帝君,也就是說,有兩位武聖,很多地方也是兩聖並立。

但從數量上,嶽王廟是多於關帝廟,崇拜岳爺爺的人也是居多。特別是駐軍的地方,更是多為嶽王廟。

就象東江鎮的各座島嶼,不管大小,都有嶽王廟。這可能也是一種寓言和希望,嶽爺爺是打金兵的,現在與後金打,也希望借嶽爺爺的威風。

歷史上到了滿清入主中原,為了削弱岳飛在漢人心中的影響,以免岳飛的愛國情懷感染百姓,導致更多漢人加入反清隊伍,才不斷拔高關二哥,將其塑造成了唯一的武聖。

郭大靖也算是入鄉隨俗,既有烈士陵園,又有嶽王廟,算是古今合璧,讓軍民們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