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郭大靖說道:“這樣也好。若朝廷見召,便找藉口婉拒。這個藉口,還要由大帥來想。”

毛文龍哈哈一笑,說道:“好,不讓你費腦筋,只管打好你的仗。”

艙室內靜了下來, 可也沒沉默多久,郭大靖便笑著開口,“剛送來的情報,大帥想必也看過了。建奴在調集和製造火炮,由佟養性負責。”

在遼東的作戰中,建奴繳獲了很多明軍的火炮。但卻是老式的,威力不大, 比如大將軍、虎蹲炮和發熕,還有一些輕型佛朗機。

儘管在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已經開始組建使用火器的漢兵,也有一些火炮,但在幾次大戰中,卻並未重視和使用。

毛文龍輕篾地一笑,說道:“只是加強城防而已,不敢拉出來與我軍拼殺。”

建奴不是傻子,雖然開始重視火器,主要是火炮,可也知道在火炮效能上與東江軍的差距。

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建奴都不可能拉出那些老舊的火炮,再來與東江軍作戰。

郭大靖笑道:“搬上城頭,加強防禦,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這可能也是為了繞道入關作準備。”

毛文龍頜首贊同,說道:“想少留些兵力,皇太極定然是這樣的想法。”

郭大靖還是傾向於在京畿地區截擊建虜,殺傷多少還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破壞建虜以戰養戰的計劃,在大饑荒中,後金的動盪和衰弱就難以避免。

當然,這也要看皇太極的具體佈署,到底會出動多少人馬抄掠,留守的兵力又有多少,分別駐防在哪幾座大城重鎮。

而“勤王”抄襲的優勢在於提前的準備,這肯定是皇太極等奴酋萬萬想不到的。他們也肯定想不到,東江軍會有跨海遠襲如此大膽的行動。

古代的資訊傳輸,以及兵力投放和運輸能力,如果東江軍收到建奴破關的訊息後,再調兵遣將、準備糧彈物資,在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皇太極最重視的應該是遼瀋地區,防備東江軍在遼南展開攻勢,危及其核心統治區。

“大帥,打完鎮江,末將以為還要繼續展開襲擾。”郭大靖眨巴著眼睛,建議道:“饑荒已是板上釘釘, 為了活命,大量的剃頭遼人會逃亡,這可是個好機會。”

毛文龍想了想,問道:“只是襲擾?”

郭大靖用力點頭,說道:“一二百人的小股部隊多點行動,不要求什麼戰果,讓建虜疲於奔命,使剃頭遼人更易逃出。”

“好。”毛文龍放下心來,說道:“還有朝鮮那邊,你這次與他們好好商談,接引逃亡的遼人,他們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年的春耕已經結束,可會不會有天災,也是難說。”毛文龍不無憂慮,“人口多了是好事,可這吃食,也很關鍵。”

郭大靖倒是比較有自信,說道:“春耕之後便要軍民齊動,大修水利設施,再加上金州河流較多,又是海洋性氣候,就算是荒旱,也不致於絕收。只是歉收的話,憑土豆的高產量,影響也不會太大。”

“還有從江南、海外的購糧,今年要達到十萬石,就是人口再多上一倍,應該也足夠吃了。”

與南洋販糧的海商搭上關係,就要建立穩定的商貿關係,不能缺時再找,豐收了就不答理人家。

隨著小冰河大災害的蔓延,糧食就是最寶貴的資源,這種情況至少會持續十幾年。

所以,郭大靖已經與海商簽了協議,每年購糧八萬石,江南的糧食則減到兩萬石。

反正林家也不指望靠販糧賺錢,郭大靖就把份額讓給走南洋的海商,以便維持住這個長期的供應商。

“十萬石也不是最高的限額,還可以再增加。”郭大靖微笑著說道:“大帥儘管放心便是。”

毛文龍長出了一口氣,拍了拍郭大靖的胳臂,感慨地說道:“買糧的花費報給陳副帥,讓他分批分期地補給你。”

郭大靖笑了笑,拱手說道:“多謝大帥。”

話不用多說,毛文龍也知道郭大靖不太在乎錢,但他也知道現在金州的財政在發行軍票後,還算不錯。

正好賞功銀也快運到了,四十多萬兩呢!還有袁督師發來的十船糧食,官府一下子就能輕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