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原本集中於遼瀋的建奴主力勢必會有所減少,給東江軍繼續北進,創造更好的條件。

其實,對建奴來說,鎮江守不守,這可能是個兩難的選擇。

守吧,東江軍未必來攻,空耗兵力和糧草物資;不守吧,東江軍又會加緊滲透,由寬甸至鎮江,依託鴨綠江,形成一道屏障,使其對朝鮮的威懾力大大降低。

更主要的,建奴還有個必守的地方,那就是所謂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

一旦東江軍在鎮江、寬甸穩固了根基,便能沿著遼東長城北進,靉陽堡、孤山堡、鹼場堡、一堵牆堡、松樹口、鴉鶻關,直搗赫圖阿拉。

因為東江軍曾經派出奇襲部隊,沿鴨綠江溯流而上,進入長白山區,在建奴的大後方展開過襲擾。

所以,建奴對於東江軍襲其後方的可能,不會輕忽大意。

遼南、遼東相隔數百里,卻能使建奴陷入左右支拙的境地,這也將是東江軍將來的主要戰略。

毛文龍頗有深意地看著郭大靖,微笑道:“至於其它之利,就要你們自己琢磨,自己把握了。”

郭大靖心領神會,躬身稱是,“多謝大帥,末將受教了。”

鎮江如被攻克,將給建虜極大的震動。

這顯示出東江軍不僅擅長倚堅防禦,更有攻城拔寨的能力。

那皇太極在繞道入關時會如何佈置呢?可以預見,多半是要留下足夠的兵力來守家,甚至會放棄不少邊遠的統治區。

而這樣的佈置,顯而易見,對於“勤王”行動是極為有利的。留守的兵力多,繞道入關的人馬自然就少,毛文龍和郭大靖就更有取勝的把握。

其實,攻打鎮江還有一利,便是牽扯建奴的整個防線,為剃頭遼人的逃出創造更好的條件。

人口是東江鎮發展的瓶頸,在今年收復北金州之後已經顯現出來。

儘管把各島嶼的很多百姓也遷徒到金州,依然顯得不夠,使得大規模擴充軍隊遇到了阻礙。

按照目前的人口數量,各協擴充至一萬兩千已經是極限。除非,能有大量的剃頭遼人補充進來。

“大帥,此處風大,不如去碼頭房屋內坐著敘談。”郭大靖主動提出建議,在得到同意後,騎在馬上,向遠處的車駕用力揮手。

兩輛車駕停在一起,毛沈氏、藤野英、阿秀、蓉兒都下了車,在一起說著話。

“夫君讓咱們回去呢!”藤野英很是不捨,也很是無奈地說道:“這麼多將士在,咱們也別讓人取笑他了。”

阿秀無聲地嘆了口氣,望著那熟悉的背影越行越遠。

毛沈氏揮了揮帕子,也不管毛文龍看沒看見,只待毛文龍走遠,便笑著對阿秀和藤野英說道:“那咱們回去吧!男人都這樣,不想被人笑話兒女情長。”

阿秀和藤野英猶豫了一下,便點頭答應,只有蓉兒悶悶不樂,嘟著小嘴,不時回頭張望著已經走得很遠很遠的靖哥哥。

………………

大船在海中行駛得很穩,正是那兩艘夾板船,也是東江鎮水師的旗艦。

郭大靖陪著毛文龍坐在艙室內,品著香茶,說著聊著,很多都是機密的事情。

“本帥已經派人送去手書,還有禮物,請袁督師幫助從哈喇沁部買馬。”毛文龍放下茶碗,微笑著說道:“還請方正化也代為說項,不知能不能成?”

郭大靖說道:“這本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袁崇煥既在示好,應該能成。至少會弄來一批,多少不好說。”

毛文龍點了點頭,說道:“袁督師在高臺堡售糧與哈喇沁部,本帥本欲上奏,彈劾他市米資敵。但你既建議購馬,便暫時壓了下來。”

崇禎年間,喀喇沁部已與後金正式盟誓投靠,“凡遇出師期約,宜各踴躍爭赴”。也就是說,把哈喇沁部稱為敵人,一點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