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前倨後恭袁督師(第3/3頁)
章節報錯
郭大靖出言贊同,這也是他希望達到的目標。不僅要平遼滅虜,還要縱橫天下,打出一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這就不是一個小目標了,能活到六十的話,三十多年的時間,完成應該沒什麼問題。
“人口是關鍵啊!”毛文龍看向郭大靖,惋惜地說道:“如果早上幾年,有足夠的糧食,哪怕只是餓不死,也不會分流那麼多的遼民到內地。”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現在開始增加人口也不晚,建虜統治區內的剃頭遼人,山東、直隸的逃難遼民,以後還會有大量的流民。”
“只不過,土地要跟得上。”郭大靖補充道:“有多少土地,能承載多少人口,也要有個衡量。”
毛文龍深以為然,朝廷的所作所為,讓他徹底失望。只能靠自己的話,發展壯大的時間肯定要拉長,考慮的事情也要多,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兩人又商談了片刻,郭大靖才起身告退,準備收拾收拾返家休假。
不管袁崇煥包藏著什麼樣的禍心,十船糧食還是能解決不少問題的。
朝廷那邊的賞功銀,有四十多萬兩,等於是解決了今年的軍餉。當然,發給將士的還是軍票,銀子要用來外購各種物資的。
還有遼東的參貂鹿茸等特產,也能賺個十幾二十來萬。這樣一算,郭大靖覺得不用自己貼補多少,就差不多夠用了。
錢財對於郭大靖來說,就是堆成金山銀山,也買不到他的安全感。建虜不滅,他就難以安心。在這華夏的廣闊土地上,也沒有他的安身之所。
知道得越多,就越是覺得責任重大。不象那些老百姓,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田地,憧憬著豐收,便會開心喜悅。
帶著幾個親兵,郭大靖踏上了返家的歸程。想到自己的家,自己的親人,郭大靖不由露出笑顏,縱馬疾馳,歸心似箭。
………………
黑黝黝的土地翻起了波浪,戰友牽著耕牛在前面走著,楊大滿扶著犁,走得穩,耕得直。
成片的田地,一眼望不到邊,已經劃為軍屯。產出既是東江軍將士們口糧,又能搞些副業,比如養羊養豬養雞鴨,改善軍營的伙食。
等到自己退役後,也會有一大片這般肥沃的田地,打的糧食一家人吃都吃不完,
停下腳步,直起腰稍微歇息了一會兒。楊大滿和戰友閒聊著,心裡卻在憧憬,卻在想著依舊在建虜統治區受苦的親人。
“這軍屯的田地,以後都是咱們的。”戰友喝著水壺裡的水,喜色溢於顏表,“俺家那五口人搬到了北金州,貸款買了頭牛,今年要耕一百畝。”
貸款!楊大滿對這個新名詞、新政策很是熟悉,不管是牛羊馬區,還是其它用具,都可以先從官府借錢買。沒有利息,三五年內還清即可。
“一頭牛,五口人,種一百畝沒問題。”楊大滿甚是羨慕,按軍屬的待遇,交完租子,等於是白種了五十畝。
戰友呵呵笑著,說道:“北金州初定,有些人還怕建奴再打來,不敢放心搬來呢!”
楊大滿用力搖頭,說道:“再打來也是送死,幾百門大炮就轟得他們屁滾尿流。”
“咱們和建奴打過,自然是知道。”戰友撇著嘴,也露出輕篾的樣子,說道:“可老百姓哪能知道得清楚?”
楊大滿深以為然,要不是經歷了南關激戰,他也不會有這麼強的信心。
“那膽大的可得了好處,百八十畝都能撈著。”楊大滿估算著說道:“今年要是豐收,足夠兩年吃喝。”
戰友搖了搖頭,說道:“光是膽大還不行,官府是有條件的,不是誰都能在北金州領地耕種。軍屬嘛,自然是沒有問題。”
軍屬啊,自己的親人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這個光榮的稱謂,得到優惠的待遇呢?
戰友拿起鞭子,打了個響,耕牛又邁開了腳步,把黑色的沃土翻開了波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