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副將之議,背鍋之爭(第3/3頁)
章節報錯
不僅是卑沙山城,在小黑山山脈的特戰營,也會展開襲擾、截擊,威脅建虜的後路運輸。
當然,建虜是攜帶了部分糧草物資前來進攻的。多屯於金州衛城,至少能支撐十餘日。但進攻沒有希望,空耗糧草是不划算,且無意義的。
最重要的是建虜並沒有取得突破的手段,楯車、重甲、弓箭已經被證明作用有限。再來進攻,還是會重蹈覆轍。
所以,毛文龍的判斷很準確,憑他們人口和兵力,建虜承受不起傷亡了。
“此戰大勝,功勞你最大。”毛文龍的語氣緩和下來,轉頭看著郭大靖,不掩讚賞地說道:“東江軍也該增加個主管軍務的副帥,讓本帥享享輕閒。”
郭大靖眨巴眨巴眼睛,並沒有太過驚喜的感覺,也聽出毛文龍的話中還有話,便微微一笑,躬身道:“末將便是沒有晉升,也會讓毛帥享輕閒的。”
這是表明態度,不管怎樣,對於東江鎮的奉獻,郭大靖還是會盡全力。他確實也是這麼想的,這麼做的,一點也沒有做偽。
毛文龍欣慰,拍了拍郭大靖的胳臂,微笑著說道:“人頭換銀子的事情,就此作罷。建虜退去後,本帥便向朝廷上奏,晉升你為副將如何?”
郭大靖微皺了下眉頭,說道:“毛帥,末將還想去試一試。至於晉升的事情,對末將來說,並不重要。”
“為什麼?”毛文龍有些詫異,不知道郭大靖為何如此執著,難道真的那麼缺銀子?
郭大靖想了想,說道:“此次失敗,對於皇太極的威信打擊很大。為了收買人心,他很可能會同意用銀子買回人頭,或者是屍體。畢竟,建虜不缺金銀錢財。”
建虜確實有金銀財寶,都是搶掠來的。但一直以來,由於明朝的封鎖,他們有錢也買不到所需要的物資。比如最重要的糧食、布匹等等。
而郭大靖執意如此,除了想撈幾十萬銀子,從外購買軍需,加強東江軍的實力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意圖。
其一,是讓朝廷有所觸動,效果如何不好說,但一定要讓朝廷和皇帝知道,東江軍很難打,東江軍也很缺錢。
對這樣一支能與建虜抗衡,不斷收復失地的軍隊,是繼續苛薄壓制,還是收買拉攏,朝廷應該有個明確的態度了。
其次,是對薊遼督師袁崇煥發洩不滿,並讓朝廷對他的所作所為,有所糾正和改變。
朝廷可能拔付了糧餉,但轉運到覺遠後,袁崇煥全部扣下,拖延不發,是何居心?
還有一點,郭大靖是給建虜造成錯覺,認為東江鎮的錢糧窘迫,寧肯給朝廷難堪,也要摟錢渡過難關。
如果建虜認為東江鎮是能用金錢打動,或是收買的,對於將來的作戰,也有很大的好處。
“日後,毛帥可上奏朝廷,訴說東江鎮的艱難處境,並把人頭換銀說成是讓建虜人財兩空,並震懾其心的計策。”
郭大靖講出了自己的想法,繼續說道:“成與不成,末將以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示東江鎮態度的機會。毛帥,如果東江鎮錢糧缺乏,軍民餓死無數,您會不會激憤之下,提兵索餉,向朝廷示威?”
毛文龍垂下眼簾,好半晌才覺聲道:“本帥有想過。還想好了藉口敷衍,便說是海上風浪無定,兵船被刮至登萊。”
苦笑了一下,毛文龍嘆息著說道:“本帥明白了。用人頭換銀子的罪名,還能大過提兵示威,要挾朝廷?”
“末將就是這個意思。”郭大靖坦然真誠地說道:“我估計,不管此事成與不成,讓方正化知道,讓袁崇煥知道,讓朝廷知道,東江鎮的處境會有所改觀。”
“再壞又能壞到哪去?”毛文龍猛地一揮手,說道:“此事本帥經手,與你們無干。”
郭大靖趕忙說道:“大帥,不是說好了,由末將主持,由末將來背嘛?”
“本帥就言而無信了。”毛文龍白了郭大靖一眼,笑罵道:“你的肩膀還不夠寬,翅膀還不夠硬。再說,誹謗本帥的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件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