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說毛文龍想僻處皮島,儘量減弱朝廷的節制,顯然是片面的。儘管,毛文龍也確實有這樣的心思。

要知道,東江軍若是貿然在遼南佔地發展,必然遭到建虜的大舉進攻。憑當時東江軍的實力,估計能守住地盤,也將損失慘重。

畢竟,數年前的東江軍可沒有紅夷大炮,武器裝備跟叫化子差不多。

但現在,光是紅夷大炮就已經大大超過了寧遠,其它火器的數量和威力,更不是遼西明軍所能比的。

“大靖,本帥這幾日仔細思慮,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毛文龍緩緩說道:“若朝廷再提移鎮的事情,本帥就討價還價,為東江鎮多索取糧草物資。至少,東江鎮的糧餉應與遼鎮相同,且不得拖欠。”

郭大靖深表贊同,說道:“末將勘察過蓋州衛城的情況,覺得可以建成類似於旅順堡的堅城要塞。”

毛文龍捋著鬍鬚,微笑頜首,聽懂了郭大靖的意思。

移鎮蓋州的理解可以有多種,佔領蓋州的土地,佔據蓋州衛城,這都算,未必就需要東江鎮全部人馬都駐紮蓋州。

蓋州衛的位置很好,背依大海,方便發揮東江水師的作用。同時,又離三岔河口很近,可以溯流而上,襲擊遼陽,甚至是瀋陽。

儘管在冬季,近岸海水會結冰,影響到水師。但蓋州衛城和周邊的堡寨能夠形成了一個防禦體系,建虜要突破,並不容易。

毛文龍的思路有所改變,實在是金州的發展超乎他的預料。總是接到陳繼盛的報告,但卻不及親眼所見。

大半個金州已經使東江鎮能夠在斷糧斷餉的困境中繼續支撐,整個金州豈不是能提供更大的發展動力。

遼南四衛,金州只是其中之一。實力不斷增長,就不斷向北推,遼南可是曾經最富庶的地方。

而遼東的條件,適合打游擊,顯然已經不太適應東江軍的發展,不匹配現在東江軍的實力。

“把蓋州衛城修築成旅順堡那樣的要塞,恐怕花費的時間很長,建虜不會坐視不理。”毛文龍對此比較擔心,“估計不打上一兩仗,建虜不會死心。”

郭大靖說道:“先迅速地構築野戰工事,建虜若來,人少了就和他們打。如果是大舉發動,那就撤回來。”

憑建虜的糧草物資,每一次發動都要精打細算,白白消耗的話,根本就支撐不住。

毛文龍微笑頜首,認同這樣靈活的作戰計劃。雖然有些超前,但想得多些,看得遠些,有利無害。

一年,兩年,乃至數年,東江鎮的發展道路基本上確定下來。遼南,終於被毛文龍認可,成為東江鎮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根基之地。

以小見大,在大連港,在廣鹿村,毛文龍看到的是軍民們的齊心協力,看到的是百姓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不用去百姓家坐坐,吃頓百姓的飯菜,只看百姓們的精神面貌,看他們是不是臉帶菜色、愁眉苦臉,便能知道。

“這樣說來,增加人口將是重中之重的任務。”毛文龍喝著白開水,還挺有滋味的模樣,說道:“現在,東江鎮軍民總共是近二十萬,離四五十萬的目標,還差很多。”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既然毛帥也比較確定建虜會鬧大饑荒,人口就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遼東還是要駐有相當的兵力,與朝鮮親明派的關係也要搞好。”

從建虜統治區逃出一個遼民,建虜的生產力就減弱一分,東江鎮的人口就多一個。

這是個此消彼漲的翹翹板效應,明年的大饑荒,則是最好的時機。而東江軍要多點佈置,甚至是展開大量的襲擾行動,以幫助遼民脫離建虜的統治。

四五十萬也只是一個小目標,郭大靖還想著在山東、北直隸的遼民能回流到遼東。

背井離鄉的滋味不好受,那些遼民在異鄉的日子也不好過。只要讓他們看到遼南穩固,東江軍有抵擋建虜、保衛他們的實力,回流是有可能的。

而隨著小冰河期大災害的蔓延,再過上幾年,山東、北直隸也會遭到災害的破壞和摧殘,這就又給遼民回流創造了條件。

或許不用幾年,從西向東逃難的流民,就會出現在北直隸和山東。陝西、山西、河南……

這就不限於遼民了,只要給口吃的,那些在死亡線上掙扎的饑民,就會蜂擁而來。

談論半晌,毛文龍和郭大靖等人再次啟程,向著南關方向疾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