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候,就不只是碩託一個人的狗命了。主帥陣亡,混亂在所難免,如果東江軍再有援軍趕來,以優勢兵力反攻建虜,應該能取得更大的戰果。

郭大靖回到剃頭人的營地,裹緊了棉衣,在火堆旁閉眼假寐。

有些東西是要提前準備的,到時候就給建虜來個大驚喜。郭大靖心中發狠,幹得更加起勁兒。

…………………..

夜色蒼茫,數路東江軍翻山越嶺,向著龍骨山城急進。

繼派出李維鸞這一千援兵後,毛文龍又調集兵力,率雲從來援的兩千人馬,再加上皮島的全部兵力,共七千餘人,乘船登陸,增援龍骨山城。

從戰鬥到戰役,甚至到會戰。圍繞著一個並不算重要的地方,規模卻越打越大,最後成為關鍵性的扭轉戰局的大戰,在戰史上並不鮮見。

毛文龍便意識到能利用龍骨山城保衛戰,使其成為撬動整個朝鮮戰局的支點所在。

已經死了一個貝勒,如果再死一個呢,攻朝建虜還能穩坐不動,逼著朝鮮簽訂盟約?

況且,在龍骨山城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對於東江軍是有利的。既有堅城挫敵銳氣,龍川和義州地區又多山林,更近皮島。登陸或撤退,都堪稱便捷。

而登萊運來的三十船米,十幾船物資,也使東江軍有了大規模行動的底氣。

登萊巡撫派來的信使還告訴毛文龍,朝廷補發的餉銀,從天津發運的糧食物資,很快就會運到。

只要東江軍全力援朝,李嵩保證將向朝廷請求重核兵員、增發餉糧。

顯然,七戰七捷和一千多顆人頭,對於朝廷和登萊巡撫,都是相當滿意的,也寄厚望於東江軍。

毛文龍心裡也清楚,再度取得能與上次大捷相比的戰果,機會不多。建虜主力回師,東江軍即便是大舉出動,也無法正面抗衡,只能是讓建虜多付出代價。

而碩託這股建虜,則是東江軍有可能重創,甚至是殲滅的。機會極少,不抓住將喪失改善東江軍境況的可能。

軍隊在寒風中前進,情報不斷由之前派出的襲擾小隊和哨探報上來,使得毛文龍的作戰計劃也在不斷改變。

建虜控制著一條攻擊朝鮮的線,基本上都是大城重鎮。而這條戰線的周邊,鄉村和小城鎮,卻無力顧及,成為了東江軍哨探和朝鮮義兵的天下。

在情報上,固然有剃頭人向建虜通風報信,但多數朝鮮人卻還是厭惡仇恨建虜的燒殺搶掠。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鮮義兵日趨活躍,東江軍的小股襲擾部隊也頻繁活動,建虜又在陷入在情報和環境的不利境地。

“龍川守軍虛弱,但攻佔也無關大局。”

“建虜所帶糧草不多,斷其糧道乃為上策。”

毛文龍轉頭看向朝鮮義兵的嚮導,問道:“由龍骨山城退往龍川的話,是否必經白馬山城?”

朝鮮嚮導用力點頭,說道:“回毛帥,如果除去山野小道,白馬山城確是建虜退回龍川的必經之路。”

毛文龍眯了下眼睛,心中有了決定。決定派一部人馬前往龍骨山城支援,主力則在白馬山城設伏截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