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軍則缺乏更遠端的武器,木炮的弱點也很明顯,及近難及遠,三十步的殺傷距離還是太短了。

雖然守軍也準備了不少木製盾牌,甚至趕製了一些木排,但長久地對戰下去,也難以避免傷亡的增加。

見好就收,打死打傷五六百建虜,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戰果了。至少,攻打龍骨山城的敵人,在實力上已經損耗了不少。

崔孝一帶著義兵、和傷員退回龍骨山城,李維鸞則率部隊躲入山林,尾隨建虜,在外面對龍骨山城起到接應。

按照建虜所攜帶的糧草,只能堅持不到十天,甚至是更短的時間。而除了李維鸞所部押運糧草物資先到,後面還會有東江援軍趕來。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在龍骨山城下聚殲建虜是有機會的。或者,可以批亢搗虛,襲攻所留兵力不多的龍川,使建虜沒有了根據。

夜幕降臨下來,激戰過後的白馬山城一片寂靜,城頭只插著少量的松樹明子在燃燒,發出昏暗的光。

建虜退下了山,在山下安營紮寨,似乎也沒有了繼續進攻的心情。

郭大靖等剃頭人忙碌起來,砍柴打水,燒火做飯。

白天的戰鬥,郭大靖並沒有太過靠前。他也怕被當作炮灰送到城下,那樣的死傷就太冤枉了。

而現在,他是有機會禍害一下建虜的。比如在打來的水中加點毒鼠強,但他忍住了,沒有貪圖眼前的小利。

毒死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建虜,對於所圖甚大的郭大靖來說,有些得不償失。建虜能不追究,郭大靖只能先跑路,沒準還要牽連到安宗祿等人。

建虜攜帶的那些糧草物資,郭大靖也沒看上眼。他的首要目標是碩託,如果能把這支建虜都禍害了,那就更是美滋滋。

實在人,幹活兒賣力氣,眼裡還有活,都不用喝斥吩咐。連監督剃頭人苦力的建虜,對郭大靖的態度都緩和了很多。

左一趟,右一趟,送柴送水,郭大靖跟建虜營前的守衛都混了個臉熟兒。

挺好,助人為快樂之本嘛!郭大靖把營裡的佈置暗暗記在心裡,特別是碩託的大帳,有多少人守衛,都在哪個位置,營裡巡邏隊巡邏的時間等等。

辛苦就有收穫,郭大靖並不是為這一次襲擊作準備。將來還會有類似的行動,這些都是在打基礎,在積累經驗。

朝鮮話也會了不少,從跟朝鮮義兵接觸,郭大靖便用心學習,虛心求教。再有劉奇士的耳濡目染,滿語進步得更快。

進出建虜營寨數次,郭大靖覺得差不多找到了其中的漏洞或破綻。

不知道是輕敵,還是相信守衛,建虜營寨內的戒備比較鬆懈,屬於外嚴內松的型別。

如果化裝成建虜,在營寨內行動的話,應該是有些把握的。

郭大靖依然沒有輕舉妄動,現在還不是時候,到了龍骨山城下,再給建虜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