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家丁之弊,死忠親兵(第3/3頁)
章節報錯
沈宗貴見方正化的目光投過來,趕忙又補充道:“郭大靖和李維鸞的關係不錯,卑職在廣鹿島時,便知道郭大靖給旅順送過很多魚。”
除了這兩個傢伙在東江鎮呆過,別人都不瞭解情況,也不敢多言。
方正化笑了笑,不置可否,又轉換了話題,問道:“紅夷大炮,寧遠只有十幾門,京師亦是不多,可南關防線上卻有十五六門,從何而來?”
買的唄,這還用問?
但沒人吭聲,買不得花銀子嘛,方正化明顯是在問東江鎮哪來的資金?朝廷斷絕糧餉,東江鎮卻越發強大,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然,東江鎮如果餓殍遍地,也不是方正化的本意。對於朝廷所為,他也有些心虛,也沒敢問李維鸞這炮是從何而來。
只不過,在李維鸞推崇郭大靖的話語中,方正化覺察到郭大靖在金州,甚至在東江鎮,也是很有分量的人物。
看來,想要拉攏郭大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毛文龍對郭大靖的提拔是大恩。
不到兩年的時間,從一個小兵,升到參將,在大明歷史上,好象還沒有升遷如此快的將領。
如果不是東江鎮特殊,毛文龍任命的軍官基本上只是在兵部走個手續;如果在其他軍鎮,郭大靖就算立的戰功再大,也要按文官給設定的標準,最多是個都司。
當然,越往上升越是困難,參將到副將,副將到總兵,這兩階是千難萬難。畢竟,總兵可是明朝武將的最高官職。
方正化垂下眼簾,不再詢問隨從,而是陷入了長長的思索。
…………….
從卑沙城到小黑山,四五個據點、五六個哨地,不管哪一個發出預警訊號,都能使主力有備,使建虜的偷襲破產。
在歷史上,這是有過教訓的。就在建虜攻打朝鮮時,一夜拔掉了東江鎮的數個哨地,使其未能發出預警。
當然,這在郭大靖的出現,並及時報告後,得到了避免。哨地得以儲存,鐵山軍民得以撤退,朝鮮方面也得以提前防範。
所以,郭大靖佈置得如此嚴密,有明有暗,有集中有分散,就是防止萬一的發生。
而且,哨探和夜不收還要更加前出,與建虜派出的偵察人員展開廝殺纏鬥。
戰鬥從來就沒停止過,儘管新收復的金州地區一片安定,一派忙碌的建設場面。
而在長生島、中島、西島等島嶼少量駐兵,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正面的壓力。
建虜不會覺得大軍能夠在如此多點的監視下,能夠達成突襲的可能。也就只有堂堂正正的揮師南下,不去奢望能達到進攻的突然性。
如果是這樣的話,卑沙城、金州衛城、南關防線便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可以從容調動兵力,展開對來犯建虜的打擊。
“不錯,還種了地,至少蔬菜能自給自足。”郭大靖對於駐防據點的將士能夠自力更生,感到十分滿意,“哦,這是苜蓿,馬料也有了。”
軍官王前恭敬地在旁稟告道:“在山谷裡,我們還種了玉米,養了幾隻羊。下的陷阱、套子,偶爾也有收穫。”
“很好。”郭大靖點頭稱讚,說道:“就是要自己動手,既能減輕後勤壓力,又能改善伙食。”
立於山上,郭大靖舉目瞭望。山下便是戰場,他在此率領部隊,成功地阻擊了北撤的建虜。使其不得不遺留下數千屍體,狼狽地繞道而逃。
現在,山下的大道依然是障礙重重,大隊建虜想要快速透過,還要費不少勁。
“按照郭將軍的指示,我部在山裡已建起數處秘密營地,可藏可打,與建虜周旋糾纏。”王前伸手給郭大靖指點著,“對了,那裡還有溫泉,聽說泡了能治病。”
劉奇士笑了起來,說道:“這小黑山還真是個好去處,某都想駐守在此啦!”
郭大靖也笑著點頭,說道:“若是和平年代,這裡應該是一處風景名勝,既有巍峨的山巒,如畫的風景,又有溫泉可泡。”
小黑山還是金州諸多河流的發源地,嶙峋的怪石,茂密的叢林,幽深的溪水,輕靈的鳥鳴,構成了獨特的景觀。
可惜,任何美景處在戰爭的大環境下,也乏人參觀遊覽。
“我軍若是兵力充足,完全能夠佔據欒古關和紅咀堡,將整個金州都收入囊中。”劉奇士不無遺憾地說道:“可惜,毛帥要繼續在皮島留駐大軍。”
欒古關在復州衛南六十五里,以近欒古山而名,是遼陽至金州的主要驛堡。紅咀堡就不用說了,是通往金州的另一條道路。
東江軍要逐漸收復遼南三衛,佔據扼守交通要道的城寨驛堡,是肯定且必然的一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