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亮泰並不是十分確定會不會歸到郭大靖的部下,但也相信郭大靖的慷慨無私和仗義。

他點著頭,目光轉向戰場,閃過羨慕的神情。說到底,個人能力和軍隊的戰力決定了將領的地位,決定了在毛帥眼中的印象。

郭大靖一路走來,從小兵超越他們這些老軍官,靠的是實打實的戰績,實打實的貢獻。

你就算不服,可也沒辦法,更不敢說出口。有能耐你超過他呀,有本事你比他能打,能他能籌措錢糧物資,比他更有眼光。

非但不能表現出妒嫉等惡意,甚至還要依靠郭大靖,這就尷尬了。

“援軍來了。”張攀目光一閃,打斷了俞亮泰的思緒。

不是毛文龍派來的援兵,而是郭大靖又調來了兩百火槍兵,以及十數架簡易拋射器。

阻擊陣地看似分成三個,小黑山餘脈、大路、側翼的丘陵,但建虜要主攻的多半在丘陵。

大路的阻擊陣地雖然重要,但有小黑山在旁居高臨下的火力支援,建虜要遭到兩面夾擊;仰攻小黑山,困難更大,地形對建虜太過不利。

所以,丘陵地帶將是最容易被突破的,也就是整個防禦的弱點所在。

當然,如果能不計代價,拼命仰攻,拿下小黑山,大路上的陣地也很難堅守。

但從建虜現在的狀態,郭大靖認為仰攻小黑山的可能性不大。

而阻擊部隊在中間佈置得最多,不管建虜主攻小黑山還是丘陵,都能夠儘快地左右支援。

增援的兵力也是坐鎮中路的郭大靖派來的,儘管已經擊退了建虜的進攻,但建虜的意圖也基本暴露。

相對比較的話,大路上的阻擊工事更加嚴密,丘陵地帶則限於地形,構築得比較簡單。同時,在武器的使用上,丘陵也有所限制。

“陳副帥讓小的轉告郭將軍,山上的防禦請儘管放心,只管集中精力指揮作戰便是。”一個傳令兵從山上跑下來,轉述了陳繼盛的話。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請回陳副帥,郭某對我軍的防禦充滿信心,必將重建立虜,不使其逾越防線一步。”

陳繼盛坐鎮小黑山,指揮的主要是尚可喜所部,有弩兵、長槍兵和刀盾手。郭大靖又給配備了部分火槍兵,十門佛朗機炮,以及拋射器和足量的彈藥。

有在援朝作戰中倚山阻擊建虜的經驗,武器裝備又更加精良,郭大靖對於守住小黑山確實很有信心。

顯然,陳繼盛更擔心的還是郭大靖所指揮的中路和丘陵,才派人通告,讓他專心指揮。

傳令兵剛走,高處的瞭望哨便傳來訊息,大隊建虜趕到,正在準備組織,似乎是三路齊攻。

郭大靖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建虜的意圖,冷笑著對說道:“建虜並不知道我軍的確切兵力,顯然是低估了。”

劉興治也懂了,說道:“建虜三路齊攻,是認為我軍兵力不多,要使我軍在用兵上顧此失彼。”

阻擊部隊確實可以互相支援,如果建虜只攻一處的話。

“三路齊攻,肯定也有主有次,側翼恐怕還是建虜進攻的重點。”郭大靖沉吟著說道:“再組織機動部隊,隨時準備增援。”

劉興治躬身領命,下去調動組織。

此時,薩哈廉已經趕到陣前,聽取了索爾諾的彙報,觀察了敵人的阻擊佈置,心中不免吃驚不小。

“敵人之前放棄陣地,是為了集兵於此,倚仗更為有利的地形地勢,攔截我軍。”

索爾諾說著自己的判斷,“末將以為,敵人要比估計的多,可能有四五千,或者五六千。”

這已經是索爾諾給出的最大的數量,薩哈廉不好確定,但也符合他的分析判斷。

之前說是兩三千,現在增加了一倍,這已經很打臉,很讓薩哈廉感到挫敗了。

如果早知道敵人有五六千之多,是否還會這樣撤退,薩哈廉覺得應該會有更好的辦法,儘管他也沒想出來。

“敵人很卑鄙,很狡滑。”薩哈廉暗地咬了咬牙,說道:“他們隱藏了實力,既拖延時間,又使我軍生出輕敵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