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半軍餉,發行軍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郭大靖報完數量,又補充道:“林家感謝東江鎮提供幫助,打通了與倭國海貿的路子,還專門供應了參貂等遼東特產,這些物資只收成本價,約為一萬五千兩銀子。”
“一萬五千兩銀子,東江鎮還拿得出。”毛文龍稍微鬆了口氣,說道:“比從山東購買還便宜許多,你替本帥謝謝林家的義助。”
郭大靖躬身說道:“便是這一萬五千銀子,林家也不要馬上支付。金州既然光復,林家要建立商棧,還請東江鎮提供方便。”
毛文龍捋須微笑,說道:“這又是看在和你的交情,你和陳副帥商量著辦吧,盡力給予優惠和幫助便是。”
陳繼盛也點頭應承,說道:“大靖自管去談,佔土地建商棧做生意,總不外乎是這些。”
郭大靖又開口稟報道:“壕鏡的西夷和林家船隊一起前來,運來了火炮火槍,總共是……”
毛文龍和陳繼盛的眼睛亮了,有這一大批武器裝備,不僅金州能夠穩固,整個東江鎮的戰力都能提升一大截。
但是,這需要多少錢,餉銀才到了一個月的,難道要都花出去?
郭大靖早就想好了理由,說道:“末將與葡人早有約定,所購軍火物資分期付款。此批武器裝備共值三萬一千兩,需付一半。一年內再付另一半,需加利息三百兩。”
這是算計著毛文龍手裡的錢財,才確定下來的。既能拿得出來,又不是太過苛刻,完全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好在有不少舊的火炮火槍,還說得過去。如果全是新的,肯定不止這個價錢。
果然,毛文龍鬆了口氣。就算賞功銀未到,也足夠支付了。
人人都有秘密,毛文龍知道事情恐怕不象郭大靖講的這麼簡單輕鬆。林家是義商,西夷唯利是圖,也慷慨大方,他可不信。
但毛文龍知道什麼該追根究底,什麼時候裝糊塗才是高明之舉。
火炮、火槍都有了,價錢也公道,甚至還比計劃省了不少。要說郭大靖與林家和西夷有什麼秘密的交易,只要不損害東江鎮的利益,他不想細問。
就象皮島本部在做生意,各島多少也有買賣。都在千方百計地籌集餉糧,渡過難關。只要不通敵,便不必公開,更不必上報,享有一定的自由。
而要說經營和行商,郭大靖顯然是做得最好的。從廣鹿島的情況,以及他有餘力賙濟整個東江鎮,便能看出來。
可儘管如此,毛文龍卻從沒有主動伸手,向郭大靖索要利潤,或是上報詳細的商貿往來。
在這一點上,毛文龍與郭大靖的性格倒是比較相似。目的達到就好,至於詳細的過程,不去斤斤計較,只要不違反大的原則。
顯然,就憑郭大靖對建虜的狠勁,肯定不會有通敵的事情。對朝廷,郭大靖似乎也沒什麼好感,還敲了太監趙光一筆銀子。
自己攢點家財,人之常情,不苛待軍民,不貪汙軍餉,毛文龍又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你又立一大功,本帥都不知道該如何賞你謝你。”毛文龍感慨地說道:“南關防線已基本完成,本帥離開金州前,便把你的親事給辦了。”
“還有你提議的軍票,與陳副帥好好商議,若覺得時機成熟,可少量發行,先做下實驗。”
郭大靖用力點頭,說道:“先試行最是穩妥,末將以為可先把給軍民發的米糧進行折算,換成軍票。如果袍澤們不加反對,俸祿也可改成軍票。數量呢,暫發行十萬。”
“你們商議著辦吧!”毛文龍心情不錯,索性把權力再次下放,說道:“金州的經營,本帥不多管。”
停頓了一下,毛文龍面色肅正起來,說道:“朝廷恢復了糧餉,卻是半餉,且按額兵三萬六千發放。”
郭大靖皺起了眉頭,說道:“欠的數月糧餉呢,是一併補發,還是分期。”
陳繼盛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沒有補發。”
郭大靖不掩失望,朝廷和皇帝怎麼想的,就這麼賴掉了幾個月的糧餉,連個說法都沒有。
還,還裁了餉,都是瞎子嘛,看不到這一年多東江鎮的戰績?關寧軍那幫守城之犬,憑什麼就是全餉?
也就是說,毛文龍只拿到了三月份的糧餉,只有兩萬五千兩銀子。刨去購買火炮火槍的錢,只剩下七八千兩。
關鍵是把錢花了,就等於不發餉。苦捱了幾個月的軍民,除了能吃上飯,並沒有絲毫的改善。
而朝廷斷絕糧餉期間,毛文龍也派人去山東購糧,估計有點家底。現在嘛,應該是花得差不多了。
屋內安靜下來,毛文龍垂下眼簾,陳繼盛輕撫額頭,郭大靖眨巴眼睛,都在思索。
郭大靖嘆了口氣,沉聲說道:“大帥,陳副帥,用軍票代餉如何?如果擔心軍民不認,末將可以向林家貸款,作為保證金,讓軍民們安心。”
毛文龍的意思就是扣下軍餉,只發糧食,以前就這麼幹過。以軍票代餉,固然比強扣要好不少,可到底還是要兌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