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聲聲說的國仇家恨、大義良心,不如給能夠養家餬口的田地,更讓人安心和振奮。

建虜打起仗來為什麼兇悍,道理很簡單,打勝了能分到豐厚的繳獲。蒙古人為什麼願意跟著建虜作戰,一樣的道理,能夠分贓發財。

郭大靖始終相信,只有利益是永恆的。宣傳鼓動畫大餅,落不到實處的話,肯定不能長久。

與建虜拼命廝殺作戰,除了報仇雪恨,還應該讓人們感受到更實際的好處。平遼之後,所有出力做過貢獻的人,都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但如何實施,還要認真考慮和權衡,不能太過倉促。”陳繼盛話鋒一轉,說道:“先要保證軍民的穩定,要看他們對軍票的接受程度,以及不好的影響。”

郭大靖連連點頭,說道:“末將也覺得茲事體大,要謹慎小心。”

李維鸞目光閃動,建議道:“或許可以先少量發行,從軍官的俸祿開始。”

陳繼盛輕輕拍了拍李維鸞的手臂,對他的公而忘私十分讚賞,但也沒有馬上做出明確的答覆,繼續巡視防線。

郭大靖也不催促,就是他來主持軍票的發行,也會謹小慎微,先少量試用,看過效果後再做最後決定。

試用的話,軍官的俸祿是一個渠道,配給制的實物也能改成軍票。關鍵是要有一定的準備金,不管是銀子,還是糧食等實物。

軍票拿到手中得能花出去,買啥啥沒有,豈不是廢紙一張?這和銀子不同,銀子攢在手裡,老百姓不著急,買不到東西也不是很慌。

做就要做好,否則就不要去做。透支或敗壞了信用,這可是大事,日後如何取信於軍民?

正因為有種種擔心顧慮,郭大靖也並沒有說得太過詳細。他在爭取把軍票的發行等工作攬在手裡,好歹他懂一些,不能讓別人胡亂去做。

濫發軍票的危害,郭大靖最清楚。而軍票,或者說是發行和使用紙幣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南關的防禦體系在上萬軍民的全力施工下,已經完成的七七八八。現在構築的工事,屬於加強版的野戰工事,比修築高大城牆要省力得太多。

寬深的壕溝裡也不準備灌水,冬季結冰,反倒成了坦路。

防禦體系已經與傳統的大不相同,看起來沒有那麼堅城那麼高大巍峨,但在效果上,卻只強不弱。因為,一切都是以能充分發揮火力為原則。

火槍、火炮、炸彈的大量使用,再加上防禦工事的不同,清清楚楚地告訴建虜,時代不同了,戰爭也不是原來的模式。

土木工事能夠快速構築,再加上拒馬、鐵蒺藜和廂車之類的防禦裝置,部隊在野外也有了抵抗能力。

“收復金州已經一個多月了。”陳繼盛隨意走著,也看似隨意地說著話,“南關防線已經基本完工,只剩下邊邊角角的收尾。你們實在辛苦,也該和家人團聚,放鬆放鬆了。”

李維鸞的家眷就在旅順堡,方便得很,也不甚在意,隨便地應承著,只待過幾日便回去看看。

“大靖的家眷也快接來了吧?”陳繼盛關心地問道:“是等太平溝的房屋建好,還是在村裡蓋房建府?”

李維鸞笑道:“不如搬進旅順堡,平常多走動走動,也熱鬧。”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我家娘子不喜交際,想必是出身經歷使然。本來是想在太平溝和眾軍官的家眷住在一起,可又怕她認生。某已託人詢問,如何安置,且等有了迴音再說不遲。”

儘管還沒有迴音,郭大靖猜想阿秀多半會選擇在村裡居住,島上的鄉親們很多,不用再為融入陌生的環境發愁。

太平溝也是個好地方,軍官住宅區,辦公集中地,郭大靖倒是更喜歡那裡。

陳繼盛微笑頜首,李維鸞在旁,他也不好提藤野英的事情。

三人巡視完畢,陳繼盛找了個藉口留下郭大靖,單獨相對,也不藏掖,直接詢問他和藤野英的事情。

“若是郎有情妾有意,毛帥倒是願做個媒,成全你們。”陳繼盛調侃著笑道:“人家一跟追隨,可別辜負了人家。”

郭大靖倒沒想到毛文龍和陳繼盛閒得要當媒人,轉而一想,這也是信重和籠絡的手段,並不算太過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