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東江鎮又打了大勝仗,人頭解送京師,崇禎還好意思斷絕糧餉?

不管崇禎是不是被文官所誤,也不管最後的上吊是否悲情,大明民不聊生,都是他脫不開的責任。

難道他不知道保家衛國、抵禦外侮的軍人,會因為糧餉斷絕而無心作戰,甚至他們本人及家眷都在餓死的邊緣掙扎?

穿補丁衣服有用嗎?縮減膳食有用嗎?下罪己詔有用嗎?對英勇作戰的將士來說,他們只需要吃飽飯,只想著能養家餬口而已。

放下手中的統計檔案,郭大靖有那麼一瞬失神,他想到了陣亡的將士,以及他們的家眷親人。

藤野英一直注目在郭大靖身上,知道他臉色平靜,內心卻有波瀾起伏。抽了抽鼻子,她有意打岔道:“先去吃飯吧,我都聞到肉香了。”

殲滅建虜運糧隊,打死打傷了幾百匹戰馬。雖然可惜,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令郭大靖感到欣慰的是,飛騎得到了鍛鍊,在技戰術上會再次提升。

還繳獲了兩百多匹戰馬,以及數百具鞍、轡、蹬等物,至少再擴充幾百騎,都不用再加投入。

隨著繳獲的糧草一起運到的,還有大量的死馬,對於激戰後需要養息恢復的部隊來說,再沒什麼比吃肉更好的方式了。

“走吧,先吃飯。”郭大靖微露笑顏,說道:“正好去看看藤野先生,他的傷雖不重,也不能掉以輕心。”

藤野英笑著點頭,這是對父親的尊重,更是對她的另眼相看。

走在臨時的營地,隨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鍋,燒得噼啪作響的火堆。大塊的馬肉和著米在鍋中翻滾,散發著越來越濃烈的香味。

對著不斷起身施禮的將士,郭大靖含笑頜首,不時詢問或慰勉幾句。勝利的氣氛加上改善伙食的喜悅,衝散了他剛剛還縈繞心中的愁緒。

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把生死都看得很淡的軍人。活著就開心,有肉吃就高興,他們的要求真的不高。

見到藤野正的時候,他正和幾個火槍兵的軍官圍坐在火堆旁,興致頗濃地聊天談論,手裡還拿著樹枝穿馬肉,在火上烤得噴香。

建虜運糧隊除了運糧,還帶了十幾壇酒,應該是給薩哈廉等軍官享用的。可惜,全都便宜了別人。

郭大靖就送過來一罈,也沒多嘴囑咐少喝什麼的。他相信別人,知道正處於戰時,不能完全放鬆下來。

“些許小傷,喝碗酒,吃塊肉,就全好了。”藤野正對於郭大靖的關心問候,表示了感謝,對自己的傷更是毫不在意。

傷得確實不重,被箭矢射中了手臂,有甲冑擋著,入肉不深,已經包紮上藥,看起來也完全不影響。

“此戰獲勝,火槍兵作用最大。”郭大靖笑著稱讚,“藤野先生和諸位都居功至偉。”

這不是假話,重火槍的威力,使建虜賴以衝陣的重甲兵失去了作用。沉重鉛彈擊中人體的慘烈,也給建虜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響。

可以說,重火槍打敗了建虜賴以取勝的弓箭和重甲,使其進攻乏力,也奠定了守軍的勝局。

藤野正笑了笑,說道:“勝利是全軍的,光是火槍兵,也阻止不了建虜接近肉搏。”

不管是不是謙遜,看著幾位軍官也如此表示,郭大靖相當欣慰。

沒錯,勝利是各兵種協同的結果,不管是火槍兵,還是炮兵,以及近戰肉搏兵,缺了哪個,勝利的代價也不會那麼小。

郭大靖又隨便聊了幾句,便起身離去,前去傷員安置處檢查巡視。

藤野英還帶著醫護隊,自然也要跟隨前往。

這倒不是郭大靖想與藤野英多呆一會兒,而是他的習慣。戰後稍為安定,他就已經去過一次,可還是有些不放心。

儘管在戰爭中,傷亡是不可避免的常事。但郭大靖還稟持著後世的思維,珍惜生命,儘量挽救傷員,讓他們能繼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