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後佈署(第2/3頁)
章節報錯
五百火槍兵的突然開火,不僅大量殺傷了建虜,更使其隊形混亂,再對上嚴整的騎兵牆衝擊,不敗就沒天理了。
出於對騎兵的重視,或者說是珍惜,郭大靖並不希望飛騎與建虜進行對沖式的硬懟蠻戰。
先對建虜騎兵進行打擊,使其混亂;或者在其敗退的時候,出動飛騎進行追殺。才是郭大靖認可的兩種方式。
當然,目前要想抓住這樣的機會,還需要在武器裝備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首先是遠端打擊的力量還要加強,其次則是提升野戰的能力。
象在小黑山的倚險阻擊,儘管建虜算是敗退,但騎兵能施展的空間太狹窄,發揮不出騎兵牆的威力。
至於遠端打擊,紅夷大炮太過沉重,移動不便,已經被郭大靖排除在外。佛朗機炮射程不夠,只能在中距近距使用。
對此,郭大靖已經有了設想,只是工匠有限,都在準備收復金州所需的武器彈藥。
現在,大半個金州已經拿到手中,在經營當中,軍工生產的擴大也在郭大靖的計劃之內。
“整頓人馬,再休息一晚,明天便逐步後撤,在南關島駐防。”
郭大靖在接連得到哨探的報告,知道建虜已經繞過金州衛城,轉向紅咀堡後退後,便下達了轉進的命令。
倚險阻擊可以說是圓滿完成,直接退回南關,就準備在那裡構築工事,確保核心區的絕對安全。
郭大靖倒是想按照原計劃的那樣,把防線推到小黑山、紅咀堡,將整個金州納入囊中。
但知道毛文龍要在金州駐防的兵力後,便基本打消了這個念頭。堅守兩條通路,一萬八千人馬是肯定不夠的,就算擴充到兩萬四千也不行。
以不足兩萬的部隊,最穩妥的防禦就只剩下南關島和大黑山的卑沙城。
至於前哨陣地,倒是可以在小黑山、紅咀堡設定,只是駐軍卻不會太多,起到些阻滯、預警作用也就夠了。
而在南關構築起堅固防線後,旅順堡便成了後方,成為了屯儲軍需的大倉庫,只留個兩三千人馬守城即可。
胃口太大,卻沒有那個實力,郭大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力爭穩固大半個金州,並將其經營好。
這也怪不得毛文龍,東江鎮的額兵總共才三萬六千,金州就佔了一半,比當年的張盤,得到的軍隊更多。
郭大靖倒是希望東江鎮把主力都放在金州,皮島及其他諸島,只留少量人馬。
但毛文龍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私心。在他看來,金州固然重要,卻還沒到完全取代皮島的程度。
這樣的佈署,郭大靖就只能自己想辦法。隨著各島遼民的遷居金州,兵源是不愁的,缺的只是招兵養兵的餉糧。
靠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擴充軍隊,毛文龍對此並沒有什麼限制,廣鹿島的人馬就比定額多出一千不止。
所以,郭大靖同樣會在金州再擴充人馬,兩萬四千只是初步的目標,上不封頂。
能否發展壯大,全部取決於金州的經營情況,而不是外部的支援。東江本部的支援非常有限,朝廷也指望不上,最靠譜的就是自力更生。
“仗要打完啦!”藤野英把統計數字遞給郭大靖,話裡有話地提醒道。
郭大靖伸手接過,一邊閱看,一邊安慰道:“記著呢!等穩定穩定,就跟藤野先生說。”
藤野英知道接下來會很忙,所有人都是。她也知道短期內成親不太合適,只是隨口提醒,懂事兒的姑娘才不會讓男人為難呢!
己軍傷亡達到了一千六百多,卻獲得建虜首級兩千多,但建虜的實際傷亡肯定超過三千。
旅順那邊還不清楚具體的戰果,但加在一起,首級破三千應該是沒有大問題。這又創造了紀錄,是建虜叛明後,與其作戰最大繳獲的一次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