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如果按他所料,建虜如果進攻也是在秋天,有半年左右的準備時間,金州守軍的裝備只能是更精良,戰力更強大。

南關防線的優勢在於狹窄,但要說地形地勢,卻不及卑沙城。

為了萬無一失,郭大靖已經決定親自鎮守,在平地上構築起令建虜難於逾越的防禦工事。

這是個技術活兒,不同於旅順堡有城池可倚,也不同於小黑山阻擊,防禦的寬度不大。

但郭大靖心中已經有了預案,並且是最經濟的,不需要大興土木,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和資源。

這也是東江鎮的現狀,可不比遼西,朝廷捨得投入。錦州、大淩河等城拆了能重建,花多少錢,甚至逼得百姓揭竿而起,也在所不惜。

………………..

望遠鏡的視野中,長長的車隊蜿蜒如蛇,出現在劉興祚的眼中。

在石河驛截獲了建虜的信使,有五百建虜押運糧草不日即到,劉興祚立刻就起了作戰的心思。

這是難得的機會,敵人不多,且毫無防備,正好拿來練手。

從登陸奇襲石河驛,到現在,也不過短短的幾天時間。建虜信使自投羅網,說明往遼陽去的一路,建虜還沒有察覺異常。

而飛騎自練成後,還沒有與敵人打過一仗,哪怕理論和演練再好,也不是一支合格的軍隊。

現在機會來了,只有五百的敵人,就算不借助於步兵,六百飛騎與其正面交戰廝殺,也有取勝的把握。

但劉興祚知道不能這樣做,知道郭大靖肯定不會同意。

這六百飛騎花費了多少精力,多少資源,他比誰都清楚。即便是要用實戰來鍛鍊,來增長經驗,來精益求精,也不是這麼蠻幹硬打的。

所以,他一邊尋找佈置陣地,一邊向郭大靖做了彙報。

果不其然,郭大靖立刻派來了火槍兵來助陣,並把自己的意思轉達給劉興祚。

正面交鋒沒有必要,用火槍襲擊,再用飛騎攻擊混亂的敵騎,以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

儘管這樣打仗有些投機取巧,廝殺起來也不過癮。但劉興祚等人知道,郭大靖對飛騎寄予厚望,哪捨得傷亡太大?

這六百飛騎是在郭大靖和眾將的不斷摸索中訓練出來的,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將來是擴充的骨幹和種子。

“大人,末將這便去誘敵。”劉奇士在旁躬身請命。

劉興祚放下望遠鏡,看著劉奇士點了點頭,簡短地叮囑道:“多加小心。”

“放心吧!”劉奇士咧著大嘴,滿不在意地一笑,說道:“要不是怕傷亡,直接就衝上去廝殺,還搞得這麼麻煩。”

劉興祚拍了一下劉奇士的胳臂,說道:“等咱們有了數千飛騎,縱橫遼東,殺個痛快。”

劉奇士用力點了點頭,轉身而去。數千飛騎,沒有個三五年,哪裡能擴充得起來?

人不缺,戰馬也能搞到,就是養不起。

戰馬不僅能吃,還要加料豆,一個騎兵的花費相當於三個步兵,實在是東江鎮難以負擔的。

收復金州,應該能夠緩解錢糧的緊張,多養些戰馬,多擴編些騎兵吧?

劉興祚對此也不是太確定,畢竟經營得如何,至少要在半年後才能看到效果。明年能有千騎,也能夠令人滿足了。

發著慨嘆,劉興祚傳下命令,準備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