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部隊特意留出的狹窄通道中,橫七豎八都是建虜的屍體,血在汩汩流淌,冒著絲絲霧氣,很快變得粘稠。死人則是血肉模糊,各形各狀。

索爾諾算是看出來了,不把障礙全部毀掉,想從窄道或繞著走,根本就是白白送死。火槍重點瞄準射擊的就是這裡,槍林彈雨不好闖啊!

“鳴金。”索爾諾發出了命令。

他並不是要就此收兵罷手,而是覺得琢磨出了應對的辦法,重新調整後,再發動猛攻。

用楯車掩護,抵近路障,進行拆除,這是索爾諾想到的辦法之一;另一個招術則是加強側翼迂迴,繞過敵人橫亙於大路上的阻擊陣地。

楯車在旅順堡被炸燬燒燬大半,剩下的勉強能運送傷員,比打造車輛更簡單方便一些。

派人前往中軍稟報,先把楯車調過來使用;索爾諾又組織起側翼進攻的部隊,準備雙管齊下,儘快形成突破。

在索爾諾看來,阻擊的敵人不會很多,兩三千頂天了。敢於正面阻擊,無非是仗著火槍的犀利,以及有利的地形地勢。

只要能衝破阻礙,雙方混戰在一起,敵人一定會被擊敗,且將遭到慘敗。

雖然屢次受挫,可索爾諾依然堅信建州勇士在近戰肉搏中佔有絕對的優勢,能以一當十。

建虜暫時停止了進攻,阻擊部隊抓緊時間整頓,準備迎接更猛烈的進攻。

劉興治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敵人的動向。與預料中一樣,建虜正在準備側翼迂迴進攻。

“大人,末將帶人去加強側翼防禦。”哨官馮西建躬身請命。

劉興治沉吟了一下,說道:“不必太過強硬地阻擊,要讓敵人有打通道路的希望。”

伸手指了指戰場,劉興治繼續說道:“建虜學聰明瞭,沒有繼續增兵進攻,咱們也就別把他們嚇住。”

判斷得很準確,建虜經過旅順堡下的慘敗,確實長了記性,吸取了教訓。

當然,索爾諾也沒有想到,對面的敵人也擁有犀利的火器,與旅順堡的打擊方式基本一樣。

騎兵、弓箭、近戰肉搏,這是建虜佔據絕對優勢的三大制勝法寶。

但現在一樣兒也施展不出來,使得建虜很不適應。

阿敏的鑲藍旗在朝鮮已經嚐到了新的作戰模式的滋味,兩紅旗的建虜卻是第一次。

而且,他們面對的敵人,已經完全掌握並熟練地運用,戰鬥意志更堅強,火力也比以往更加強大犀利。

發揮所長,遏制敵短。

其實,總的作戰模式就是圍繞著這八個字的宗旨原則。

儘管在兵書著作中,揚長避短的論述並不新鮮,甚至是司空見慣。但真能運用發揮,卻並不是那麼容易。

別說明軍在遼東的屢次戰敗,就是建虜,也在攻打堅城時屢屢受挫。比如寧遠,比如錦州,比如現在的旅順堡。

時間過得並不長,楯車便從中隊調拔過來,不過是二十多輛,可卻是薩哈廉親自送來的。

除了楯車,薩哈廉還集中了一批甲冑,準備再派重甲死兵開啟通路,儘快撤回遼陽。

耗不起了,隨軍攜帶的糧草不多,本以為是場速戰速決的作戰,攻下旅順堡還能得到糧草物資的繳獲。

可薩哈廉萬萬沒想到,得到的是屍體和傷兵,撤退路上也不消停,還要與截擊的敵人作戰。

顯然,敵人是在拖延,是在消耗他們的糧食,讓他們不戰自敗。

“貝勒爺。”索爾諾十分慚愧,自己無能,竟要讓薩哈廉親臨指揮,躬身垂首,請罪的架勢。

薩哈廉擺了擺手,找到一個土丘,登高瞭望前方的戰場。

索爾諾緊跟上來,沉默了半晌,開始介紹作戰失利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