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騎兵將來才是主力兵種,練好的這些人,就是種子和骨幹。”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才返回軍營,各自忙著工作去了。

郭大靖算著時間,寫了封書信,準備派人帶上輕重火槍各一百枝前去旅順堡,開始為李維鸞訓練火槍兵。

就算明年廣鹿島有了四千,甚至更多計程車兵,郭大靖也自有用處。旅順堡的防禦,主要還是靠李維鸞所部。

現在各島都擁有了不少弩兵,有些還是蹶張的重弩。但在總體的殺傷力上,還是要弱於火槍。

特別是面對建虜的重甲死士時,弩弓的威力就更顯得不夠威懾。

所以,在有了輕重火槍的供應後,郭大靖把廣鹿島製造的不少弩弓,又分給了各島,加強他們的裝備水平。

在書信中,郭大靖還提醒了李維鸞,下雨天時對於火槍很有影響,希望他在陣地和城牆上加蓋簡單的遮雨棚。

有了遮雨棚,不僅是火槍發射無礙,火炮也同樣不受影響,能更好地打擊建虜。

而且,遮雨棚可以做成覆頂工事,對於弓箭的拋射,也有著很好的防護作用。

重視火器,是郭大靖的思維特點,作戰也儘量以此為依據制定計劃。

明軍也有大量的火器,火炮、鳥銃、三眼槍等等,甚至還有什麼火龍出水之類的黑科技。

但在與建虜作戰時,大量裝備火器的明軍並沒有取得什麼戰績,更沒有令建虜產生對火器威力的畏懼。

面對明軍的火器,建虜不僅摸索出了應對之法,更是屢屢戰勝明軍。

火炮笨重,發射慢;鳥銃口徑小,追求遠射程而忽視破甲殺傷力;三眼——已經是淘汰的火門槍,效能差勁,明軍還大量裝備,扯淡。

拋開明軍火器的缺點,戰術打法才是關鍵。用的不對,再好的武器,也發揮不出威力。

郭大靖就是要用火器給建虜最深刻的、血的教訓,讓建虜知道,時代變了!

書信還未寫完,藤野英敲門而入,手裡拿著個用布縫製的東西。見郭大靖在忙,便坐在一旁等候。

郭大靖微笑頜首,寫完書信才抬起頭,問道:“墊肩縫完了?”

嗯!藤野英起身過來,把手裡的東西放到桌案,說道:“你看看,做的合不合適?”

郭大靖拿起來看了看,不是很確定,便站起身,把帶子往身上套。

藤野英輕笑了一聲,伸手幫著把墊肩給郭大靖戴好。

重火槍威力驚人,比較沉重,後坐力也大。西夷人的解決辦法就是挑選身強力壯的火槍兵,來使用重火槍。

對於東江軍,或者說對於廣鹿島的部隊來說,挑選出合適的火槍兵,也不是太過困難。

但郭大靖有辦法,儘量把火槍兵的標準降低。不管是輕火槍兵,還是重火槍兵,可以互相補充使用。

或者說,凡是在火槍訓練中,掌握了裝填射擊等程式計程車兵,拿起火槍就能戰鬥。

要減輕後坐力,後世有槍口制退器等高科技;這個時代,郭大靖就只能利用一些簡單的手段,比如緩衝後坐力的厚墊肩。

還有槍托上也做了些改動,抵肩部位加上一層軟木或釘上棉墊。

郭大靖戴上墊肩,用力捶了兩下,感受著緩衝帶來的作用,滿意地點了點頭,讚道:“很好,我穿著還正合適。”

“我就是照你的尺寸做的。”藤野英不掩得意,說道:“看這針腳,比阿秀如何?”

親手做的?郭大靖愣了一下,說道:“手下那麼多婦女,你又何必辛苦?”

藤野英搖頭,說道:“那能一樣嘛,又不是給別人做。你一定要留好啊,樣子尺寸我都記下了,大批製做自是用不著我的。”

給男人縫補或做衣服,似乎只有丈夫享有這個福利。

郭大靖知道藤野英的意思,笑著摸摸她的臉,說道:“放心,這個墊肩是我專用,不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