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還真沒見過紅夷大炮,但卻聽說過。寧遠大捷、寧錦大捷,據說都是依靠此炮,才擊退的建虜。

儘管不知道真正的威力如何,可從郭大靖簡單的描述中,已經令人振奮。一里地,已經能夠覆蓋城下的戰壕胸牆工事。

也就是說,建虜在進攻旅順堡時,將遭到更多一重的打擊。地面、城上的交叉火力,想接近城牆都難。

李維鸞望著越來越近的大炮,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心中說不出的暢快。

“這便是紅夷大炮。”尚可義低聲自言自語,情不自禁地舉起望遠鏡瞭望,想盡早地看個仔細。

郭大靖說道:“此炮威力不俗,但卻笨重,射速也慢,守城最為合適。野戰嘛,並無大用。”

“攻城也可。”李維鸞說道:“聽說施放起來如雷霆,既壯軍威,又寒敵膽。”

郭大靖點了點頭,確實有聲光效果,嚇唬人很厲害。

“毛帥已經同意抽調軍中佛朗機火炮前來助戰。”郭大靖又說了個好訊息,“至少三十門。但某覺得,未必要都集中於旅順堡。”

李維鸞知道收復金州的幾個作戰計劃,聽郭大靖這麼說,便知道他要佛朗機火炮用於抄襲建虜後路的作戰。

而東江軍中的佛朗機火炮,他也是瞭解其效能的。在旅順堡就有幾門,還有老式的碗口炮,對於整個要塞的防禦,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毛帥能抽調多少援軍助戰?”李維鸞開口問道:“本部那邊,五六千的機動兵力,還是有的。”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水師沒有問題,毛帥已經同意。至於陸上人馬,和你說的差不多,至少五六千,多的話也有可能。”

“應該夠了。”李維鸞已經不知多少次估算過,五六千應該是最基本的,他也沒什麼不滿。

大炮被拉到了堡門,黑洞洞的炮口斜指著,慢慢隱沒於堡門之內,從眾人的視野中暫時消失。

……………………

南關,是半島最狹窄的地方,十餘里長,兩側是海。

袁可立還任登萊巡撫時,便上奏朝廷要在南關挑斷其地,引海水以自固,需挑浚費用十萬兩左右。

只可惜朝廷還未批准,袁可立便去職,此議便再無人提起。

郭大靖在起初的設想中,也是準備在南關這裡構築防線,將大半的金州隔離;或是掘出深壕闊溝,灌入海水以穩固防禦。

但隨著對作戰形勢,以及敵我雙方實力的瞭解和判斷,他在逐漸地改變看法,認為這樣的佈置並不足以建成不拔之基,甚至是有些被動保守。

沒有反擊的防守,就等於是守死。

在南關建立防線,確實應該。但要是把全部希望和勝算都押在這裡,顯然是不夠的。

要知道,建成基地後,是要移民屯墾的。

一旦防線被攻破,旅順堡或能保住,可百姓們怎麼辦,倉促之間能撤走多少,屯墾的成果呢,是不是也毀於一旦?

且不管是構築防線,還是挑斷引水,都要面對一個危險,那就是冬季。

小冰河期的寒冷,足以使人工河流結冰,沿海也是一樣。建虜蹈冰攻襲或繞過防線,都是要嚴加防範的。

也就是說,掘壕灌水並不足以形成阻隔的障礙,還不如旅順堡城下的壕溝和木樁陣。

對此,郭大靖認為必須把支撐點向前延伸,在南關防線以北,構築起數座防禦設施,層層截擊,並增加建虜蹈冰繞襲的困難。

從沿岸海面結冰上繞過一道防線容易,可能只需走幾里或是十幾裡。要繞過一個地區呢,地區越大,要繞的距離就越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