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在京中確實有人,但並不是位高權重,也只能起到通傳訊息的耳目作用。

輕輕搖頭,毛文龍說道:“為時尚早啊!”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準備些參貂特產,給登萊巡撫孫國楨送去吧!”

天啟七年,孫國楨因從荷蘭人手收復澎湖有功,接任登萊巡撫。因為是浙江慈溪人,與毛文龍是同鄉,書信來往,頗為融洽。

朝堂上肯定有大變動,在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還不如靜觀其變,先把離得最近的頂頭上司交結好。

“報捷的奏疏要修改一下。”毛文龍沉吟著說道:“大靖不錯,斬首六百多級,此次大捷,可謂正是時候。”

陳繼盛明白,這是要加上吹捧新皇的句辭,什麼倚仗天恩之類的。肉麻但有效,新皇登基,肯定需要些振奮民心士氣的好訊息。

而郭大靖也是懂事兒識趣的,報捷先到皮島本部,沒有直走登萊。

投桃報李,毛文龍在報捷奏疏中也為郭大靖表功,又是勇猛廝殺,手刃數十人。

把郭大靖形容成勇冠三軍,對他只有好處,這是毛文龍的心機所在。

儘管武夫被文官瞧不起,但一個只知道奮勇殺敵、報仇雪恨的頭腦簡單之輩,同樣也不會有太大的威脅。

陳繼盛領命而去,毛文龍揹著手走到窗前,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心緒翻騰,久久不能平靜。

援朝作戰之後,朝廷,或者說是天啟帝,對東江鎮的態度有明顯改變,使東江鎮迎來了數月寬鬆的時間。

可新皇登基,又會是怎樣的態度,毛文龍拿不準,不免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

廣鹿島。

同樣背手望著星空的,還有監軍太監趙光。

下午的時候,郭大靖前來敘談,並說了說邸報上的事情。

郭大靖話中的意思,趙光聽得出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大家將來的前途都不太好說。

但郭大靖是外將,只管專心打仗,軍功才是他晉升的資本。趙光則不同了,失勢基本可以確定。

新皇登基,文官武將都會留用一批,也會更換一批。但內侍太監,卻只會用自己信任親近的。

也就是說,原來信王府的內官,將一步登天,成為皇宮中的新貴。與之相反,原來的宦官,再也不復往日風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魏忠賢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死在他手上的大太監王安等人,差不多就是他將來的下場。

萬歲沒了,九千歲也要夾著尾巴做人,何況是自己?

趙光重重地嘆了口氣,轉身爬到床下,取出小本本,來到桌前,湊著燭火點燃,又眼看著在盆中化成灰燼。

現在,趙光關心的已經不是如何報復郭大靖,而是自己的命運。

……………..

劉興祚終於和騎兵隊返回了廣鹿島,皇帝駕崩的訊息,對他也沒太大的影響。

本來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別,換誰當皇帝,他也不認識,還照樣當他的軍官,打他的仗。

可當隨著郭大靖走了一圈,知道最近島上發生的事情後,劉興祚真的是大吃一驚。

“你——竟做了這麼多大事?”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劉興祚的胳膊,調侃般地說道:“老劉啊,多替我分擔點工作,莫要再貪玩兒了。”

切!劉興祚翻了翻眼睛,訓練騎兵,交流演練,咋還成了貪玩兒啦!你不知道這次去旅順,兩方騎兵都受益匪淺吧?

“算了,看在你辛苦的份上,不與你計較了。”劉興祚說道:“你去山東干什麼,擅離汛地,可是有罪呀!”

“某已向毛帥報備請假了。”郭大靖聳了聳肩膀,說道:“走吧,回軍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向你交代呢!”

劉興祚下意識地點頭,卻盯著遠處一個黑塔似的傢伙出神,正是葡人的隨從,黑人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