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將軍。”崔孝一率先拱手施禮,“在下這裡有禮了。”

“見過郭將軍。”眾人施禮拜見。

“有禮,有禮。”郭大靖笑容滿面,連連拱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久不見諸位,一向可好?”

崔孝一苦笑了一聲,說道:“哪裡象郭將軍這般,能夠痛快殺敵。”

“坐下說話,都坐下。”郭大靖伸手相讓,說道:“咱們可是共抗建虜的戰友,在這裡不論職銜官階,莫要拘禮生份。”

眾人紛紛笑著應承,但還是以崔孝一為首,坐得各有順序。

崔孝一拿著清單,遞給郭大靖,說道:“實在是慚愧,這麼長時間,才給郭大人弄到這點東西。”

郭大靖拿過清單迅速掃了兩眼,欣喜地說道:“崔兄是在正話反說嘛,這麼多火槍物資,讓某喜出望外,喜出望外呀!”

停頓了一下,他將清單收起,問道:“快說說,如何能搞到這麼多,沒有林慶業大人的首肯,想來是不太可能。”

崔孝一點了點頭,把最近的事情講述了一遍,特意強調了是林慶業授意,才能送來如此多的槍械物資。

“林大人高義。”郭大靖拱了拱手,甚是感動,說道:“期待能有與林大人並肩作戰的那天。”

停頓了一下,郭大靖接著說道:“你們來得正好,我最近得到了不少好東西,正打算著送過去呢!”

崔孝一併沒有太多的驚訝,郭大靖就這脾氣稟性和行事風格,有來有往,從不吝嗇。

“這裡不是說話所在。”郭大靖起身相邀,笑道:“招待貴客也要有招待貴客的樣子,請諸位隨我走,到了那裡,某設宴款待,還要與諸位秉燭夜談。”

林天生走了,那處大院落正好派上用場。郭大靖知道崔孝一等人不想暴露身份,那裡還是比較合適的。

崔孝一等人隨著郭大靖來到了大院落,各自挑選房間安置好後,又一同聚到了廳堂。

郭大靖已經命親兵取來了幾枝重火槍,還有佩了刺刀的輕火槍,以及一些顆粒化的火藥。

“諸位請看,這便是某說的好東西。”郭大靖指著桌上的火槍,笑著請眾人上前細看。

崔孝一的目光立刻被重火槍吸引住了,上前伸手拿過,訝然笑道:“好重的火銃,怕不是有二十多斤?”

“二十二斤,彈重一兩八錢,有效射程百步左右,最大射程能達到兩百步。”郭大靖鄭重地介紹道:“百步之內,重甲亦難防禦,中者非死即殘。”

眾人聽著這般驚人的資料,不由得發出訝異和驚歎之聲,紛紛上前仔細觀看。

要知道,大明鳥銃的彈丸也就三四錢左右,朝鮮是仿製倭國的鐵炮,彈丸在六錢左右,與鷹嘴銃的相差三倍多。

“倭國的大銃?”金重國猜測著望向郭大靖。

倭國也有比較巨大的火銃,但與重型火繩槍還不大一樣,應該類似於清朝時的抬槍。

郭大靖搖頭說道:“這是西夷的重火槍。”

“威力巨大,只是有些笨重。”崔孝一品評著,“防禦最好,可使重甲建虜也難以抵擋。”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還是沒說出可配合重甲槍兵列陣,在野外能夠抗衡騎兵的事情。

朝鮮人的近戰肉搏和戰鬥意志,連大明軍隊都不如。野戰,還是先別扯了。

“可數枝集火射擊,專打敵人的軍官將領。”郭大靖轉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拿重火繩槍作為狙擊之用。

崔孝一用力點頭,目光又投到了帶刺刀的火槍上。

安克誠已經擺弄明白,熟練地把刺刀一擰拿下,又反向一擰安上,笑著讚道:“郭將軍的奇思妙想真令人驚歎。火槍配上此尖槍,既能遠射,又能近戰廝殺,正好彌補了火槍的重大缺陷。”

尖槍就尖槍吧,誰讓自己沒先介紹清楚呢!

郭大靖說道:“正如安兄所說,火槍配上尖槍,至少使火槍兵在敵人迫近時,也有抵擋之力,不至於心慌意亂,掄著燒火棍作戰。”

“這個是火藥,顆粒化後,威力提升明顯。”郭大靖索性全部介紹完,省得問了再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