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微微頜首,說道:“若是友軍需要,某亦可支援一二。畢竟,在廣鹿島還是能夠安心耕種,不虞建虜破壞的。”

在歷史上,旅順堡是東江軍最後被攻破的堡壘。繼任的東江總兵黃龍,部將李維鸞、尚可義、項祚臨、樊化龍等都陣亡殉國。

而旅順堡的最後一戰,守軍頑強抵抗,先後殺死信費英東之子納海、參領嶽樂順、護軍校額德、騎都尉塔納喀等人,最後因火藥矢石俱盡而被攻破。

也就是說,現在旅順堡成為要塞後,如果作戰物資充足,建虜想攻下來,絕對要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說到底,還是孤城難守。沒有外部的支援或牽制,長期圍困的話,多麼堅固的城池也難免陷落。

尚可義拱手致謝,說道:“郭將軍送來一批鐵面,令旅順將士感激不盡。若旅順受攻時,郭將軍能率部增援,旅順將士更感大恩。”

旅順周邊的島嶼不少,大小長山島、石城島、王家山島等等。可要論實力,李維鸞等人還是認為要屬郭大靖的廣鹿島。

而郭大靖在援朝作戰中的表現,也說明他從不畏戰。在援助旅順堡時,也必然會盡全力。比如鐵面具,李維鸞就沒要,是郭大靖主動給的。

郭大靖用力點頭,說道:“都是東江袍澤,若友軍有難,某必然全力以赴。”

作為陸上的基地,以及樞鈕港口,郭大靖是一定要保住旅順的。因為,這關係到他的發展大計。

廣鹿島雖然安全,但潛力已經固定。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向陸地拓展。旅順堡是堅強的後盾,如果一切順遂,金州便是郭大靖明年要奪取的地盤。

儘管各部都有自己的駐地,旅順是由李維鸞、尚可義等人防守。但從東江軍整體而言,對建虜的勝利,無論是哪支部隊,都會產生有利的影響。

一個廣鹿島,根本不是郭大靖能夠滿足的;大廈若傾,他又如何能獨善其身?

參觀完旅順堡的防禦體系,郭大靖還是提出了一些建議,並接受了尚可義的熱情款待。

多交朋友,儘量與將領軍官處好關係,是郭大靖一直稟持的原則。一旦打起大仗,他需要更多的助力和支援。

郭大靖帶親兵又離開了旅順要塞,並在尚可義所派的嚮導的引領下,在旅順周邊進行了勘察。

戰旅順,而不戰於旅順。光有近城工事和稜堡要塞還不夠,龜縮於堡內被動防禦,也不是郭大靖所喜歡的戰術打法。

旅順堡周邊還有很多有利地形地勢可供利用,給前來攻打的建虜製造麻煩,或者與旅順堡形成呼應之勢。

老橫山、鳳凰山、雞冠山、二龍山、松樹山等旅順外圍的地點,郭大靖在兩天之內都勘察完畢。他最為注重的是港口東面的黃金山,西面的老虎尾半島。

旅順作為瀕海要塞,守備部隊如果是孤立無援,顯然不利於長期堅守。而黃金山和老虎尾半島其間的狹長水道,正是旅順港通往外海的唯一通路。

有水師,有能登陸作戰的援軍,再有旅順堡的堅固防禦,這才能算是固若金湯。

少有火炮,更不用說重型火炮,即便建虜佔據了港口周圍的制高點,也難以對港口內的艦隻造成威脅。

反之,東江水師戰船上的火炮,倒是可以對靠近的敵人予以轟擊。

郭大靖終於完全放下心來,又帶人向旅順以北繼續勘察。

南關,正處於半島的最狹窄處。挑斷十餘里,灌入海水,則將大半個金州隔絕開來。但要說到徹底安全,還是遠遠不夠的。

冬季的時候,近海都會結冰,又何況人工挖掘的運河?得多寬,才能保證不被凍結,建虜無法蹈冰而過?

人工運河的工程量太大,難以短時間內完成。當年,張盤便是帶人到南關修工事,被建虜突然攻襲而壯烈殉國的。

但要掘壕構築工事,郭大靖認為動員上萬軍民,數天便能基本成形。

十餘里的防線,並不算長。有的城池,周長就超過這個距離。

比如遼陽,南北兩城的周長達二十四華里。只是南城,周長就達八公里,

而且,南關東側便是大連灣。如果有水師助戰,堅守防線的距離又能縮短,更大大地增加了勝算。

這一仗十有八九是要打的,郭大靖不認為建虜會坐視東江軍在遼南擴大基地,並修築工事,力圖穩固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