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一個念頭很清晰,他要死了,死在亂箭之下,死在敵人陰險毒辣的伏擊之下。

弩箭還在空中掠過,已經沒有了那麼急驟如雨。頑抗的建虜已經寥寥無幾,弩兵要找到目標,需要花費時間。

郭大靖射出了最後一箭,隨後收起了弩弓。

戰鬥已經基本結束,場景慘烈而血腥。綿延近兩百米的道路上,屍體橫陳,建虜的慘嚎和吼叫越來越小,被傷馬的嘶鳴所壓蓋。

一匹傷馬悲嘶著,努力站起來,但搖晃著又倒了下去。

可憐!郭大靖憐憫死傷的馬匹,不禁輕吐出一口長氣,從掩體後慢慢站了起來。

一道道身影從草叢、樹林中顯現出來,結著戰鬥的隊形,緩步向道路上壓了過去。

已經沒有能站立起來的建虜了,受傷未死的只是能多喘幾口氣罷了。

一百五六十個建虜,就這麼被全部消滅了?!

包括劉興治在內,參戰的所有軍官士兵都預料到勝利,卻萬萬沒有想到會贏得這般輕鬆。

什麼衝鋒,什麼廝殺,甚至連喊殺和吶喊都沒有,就是悶頭地張弩射箭。傷亡也有,不過是建虜頑抗射出的箭,射到了幾個比較倒黴計程車兵。

偽裝隱蔽的作用,掩體的作用,終於顯露無遺,沒有人再會為了辛苦勞累而抱怨。

“可惜了這些戰馬。”劉興治連連搖頭嘆息,為死傷的近百匹戰馬嗟嘆不已。

亂箭之下,人和馬哪裡能分得那麼開,能得到五六十匹,已經是不錯了。

郭大靖看著士兵把傷馬一一殺死,讓它們少遭點罪,也很無奈。

“不要帶太多東西,撤退時過於沉重。”郭大靖嘴上這樣說,卻打定主意要支開手下,把扔下的死馬、盔甲、武器都收入空間。

如果不是有這個便利,他也沒辦法把所有戰利器都攜帶而走。這是在敵佔區,要趕路撤退,而不是搬家。

劉興治領命而去,督促著士兵們加快打掃戰場的速度。

伏擊提前了,但撤退的時間卻沒有變。再吃上一頓熱湯熱飯,稍事休息後便出發,一夜的時間,能大大提高安全係數。

鞍山驛堡內又忙碌起來,大量的馬肉分發下去,在火上烤、鍋裡煮,成為突擊隊和百姓們的乾糧。

沒人知道,最後一個回來的郭大靖,已經把戰場上打掃得更加乾淨,空間內又積攢了一批吃的、用的。

郭大靖的計劃是沿著原路撤退,並順手摧毀建虜的幾個莊園,解救幾個村屯的百姓。

來的時候小心翼翼,唯恐暴露,並不是力量不夠。可回去就不用考慮那麼多,情報已經摸清,莊園和村屯的人馬也不多,打起來不是很費力氣。

況且,他們走的多數都不是大路,建虜就是想追擊,也發揮不出騎兵的速度優勢。

當夕陽向著大地灑下餘暉,把山巒、樹林、原野、城堡都染成紅色時,突擊隊井然有序地開出鞍山堡,很快地消失在行將落下的夜幕裡。

………………..

清晨的陽光溫暖而舒適,李秀姐來到院子裡,再次觀察著種下的辣椒和西紅柿。

小苗已經冒出土,嫩綠嫩綠,葉片上還殘留著幾滴露珠,能讓人感到生命的茁壯。

土還是疏鬆的,也不幹,李秀姐細心地檢查了一遍,才去洗漱做飯。

這是郭大靖和她一起種下的,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她希望能早點長大,開花結果,給郭大靖做喜愛的菜餚。

男人出島作戰已經七天了,李秀姐記得清楚。男人說過,頂多個把月,就能回來,可她卻希望頂多的日子不算數,能越快回來越好。

“阿秀。”孫嫂把李秀姐請出了灶房,笑著說道:“飯一會兒就好,你去叫小妮,嗯,蓉兒和秀成吧!”

李秀姐苦笑了一下,雖然孫嫂和王嫂都是好意,不讓她幹活兒,可成天沒什麼事做,讓她很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