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了,袁督師並沒有慷慨赴死的義氣,而是在給自己找藉口,謀退路。

你看,我不是沒辦法,沒膽量,是朝廷不允許嘛!拖上北方九邊重鎮的大半兵力去冒險賭博,袁督師要的就是朝廷否決。

為了自己能有個交代,妄言戰守而誆算朝廷,可見袁督師心中陰暗的一面。

等到了五年平遼的大話沒法交代,袁督師又故伎重施,竟不惜損害國家利益,成千上萬百姓的生命,千方百計與建虜議和,以達到脫罪的目的。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到袁督師身上,是一點也不錯的。

寧錦之戰打到了這個地步,解圍錦州的辦法,似乎只剩下了一個。嗯,應該是兩個。

第一個是老天保佑,建虜耐不得即將到來的酷暑,自己退兵而去;其次則是東江鎮的牽制,迫使建虜回師。

原本還有朝鮮這個盟友,打仗不行,搖旗吶喊也能幫上忙不是。可現在,只剩下了東江鎮在孤軍奮戰。

而東江軍已經不同於歷史上同時期的實力,最關鍵的還是有郭大靖這個熟知歷史事件發展的先知,將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朝野最廣泛的讚譽。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欞,在桌上形成斑駁的光影,郭大靖便睜開了眼睛。

生物鐘調整得很快,婚前婚後的起床時間略有不同,但郭大靖已經完全適應。

枕邊人已經穿上了衣服,望著自家的男人羞怯地笑了笑,便忙著下炕去灶房,給郭大靖準備早飯。

打著呵欠,郭大靖也起床穿衣,一會兒便來到院中,就著打好的水洗漱。

成親的第二天,郭大靖便回了軍營,與劉興祚等軍官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精挑細選了三百精銳組成潛入突擊隊,一百五十名配刀弩兵,一百五十名刀盾手,由郭大靖親自率領,進行了集訓。

潛入敵後要求晝伏夜出,不生火就能食用的乾糧是必須要備足的。按照當時的常規,每人輕甲的話,能夠攜帶十天左右的乾糧。

為了能夠保證翻山越嶺、涉水渡河的行進速度,三百精銳全部身著輕甲,這也是郭大靖沒帶長槍兵的原因所在。

防護不夠,盾牌來湊。突擊隊分為三個小隊,每隊是五十弩兵、五十刀盾手,互相掩護,遠戰近戰搭配。

為了攜帶更多的作戰物資,突擊隊又配備了三十匹馱馬。

這還只是表面上的準備工作,郭大靖往空間內又存了乾糧和彈藥。別說十天半個月,就是兩三個月,也儘夠支撐。

都是有經驗的精銳之士,郭大靖在集訓中主要是訓練夜間作戰、伏擊、潛行等專案。

時間比較短,但訓練強度很大,郭大靖的要求也極嚴格。儘管還達不到後世精兵的標準,可已經強過目前的大部分軍隊。

為了保證足夠的體力,郭大靖對突擊隊的伙食也是捨得投入。飯管飽,還頓頓有肉,不管是菜裡,還是湯裡;不管是馬肉、豬肉,還是魚肉。

準備是夠充分的,就算是毛文龍不接受郭大靖的建議,郭大靖也準備帶著隊伍出去,透過實戰鍛鍊一番。

集訓是辛苦的,郭大靖親歷親為,帶著突擊隊在山林中摸爬滾打,白天練偽裝潛伏,夜晚練偷襲行軍。

但透過這次集訓,這三百精銳對郭大靖是心服口服,勞累和怨言都被郭大靖的高超技能,以及好伙食給驅得一乾二淨。

訓練場上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也不再是空洞的口號,正逐漸被接受,並深入人心。

今天難得地休息一上午,但郭大靖還要去軍營、工坊忙其它的工作。

李秀姐初為人婦,臉上是不經意便能時時流露出來的羞赧和幸福,在竭盡全力做好一個賢惠溫良的媳婦。

不管郭大靖多晚歸家,除非派人告訴今晚不回,李秀姐都要等著男人,為他熱好飯菜,為他打水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