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只是從利益上考慮,毛文龍對郭大靖的讚賞另當別論。

郭大靖的思維就是偏向後世,先考慮到利益。而且,就算是被利用,也會認為自己還有被利用的價值,不是廢物一個。

“大哥見到劉將軍,先行試探一下。”郭大靖沉吟著說道:“如果他同意,等某去廣鹿島時,便向毛帥進言相邀。”

劉奇士用力點頭,說道:“這是小事兒,等見到他,我便提一嘴。就說我跟著你走,看他什麼意思。”

“劉將軍是個聰明人,肯定能明白。”郭大靖覺得這樣最好,就算劉興祚拒絕,又不是當面,不傷和氣。

劉奇士也明白郭大靖在招攬人手,充實自己的班底,為去廣鹿島作準備。

“藤野正不錯,對火槍的使用確實有獨到見解,訓練也頗有章法。”劉奇士主動向郭大靖作著推薦,“還有崔孝一那幫朝鮮人,可惜未必會加入東江軍。”

停頓了一下,劉奇士又說道:“你訓練帶出的那三十人,王國重是肯定要回旅順的,剩下的我看還行。”

郭大靖到現在,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直轄部隊。雖然也當指揮官,可指揮的都是別人的部隊。

毛文龍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才讓尚可喜和郭大靖搭伴兒。讓郭大靖對廣鹿島的部隊有所瞭解,和軍官士兵能夠熟悉一些。

到目前為止,郭大靖還算是滿意的。經歷過數次作戰並獲勝,郭大靖已經樹立起了一定的威望,廣鹿島官兵對他的戰術打法,也逐漸地適應。

當然,在訓練和裝備上,郭大靖有著自己的想法,都要等到他駐防廣鹿島,才能一一地實施。

“援朝作戰打到現在,差不多快結束了吧?”劉奇士試探著詢問,“你已經名揚東江軍,就別太拼了,老老實實地等著去做島主吧!”

郭大靖呵呵一笑,目光投向遠方,沉聲說道:“是啊,快結束了。”

…………………

大車小輛,數萬人馬,逶迤十數里,如同一條巨蟒,沿著大路向西行進。

阿敏騎在馬上,盔甲鮮明,率領著得勝之師,滿載著劫掠所得,臉上卻並沒有意氣風發的神色。

杜度已率本部渡過清川江,前往郭山郡山城。作為回師主力的先鋒,杜度對於阿敏的命令,還是執行得很乾脆痛快。

“這般的行進速度——”濟爾哈朗縱馬接近阿敏,微皺著眉頭建議道:“杜度本部的人馬不多,是不是再派出幾千精騎前往助戰,掃清回師途中的阻礙。”

阿敏垂下眼簾,淡淡地說道:“兩千人馬還不多嗎?沿途城池又有駐防部隊,不會出什麼意外的。”

濟爾哈朗還待再說,阿敏已經岔開了話題,說道:“對於最近風傳的訊息,你怎麼看?”

“謠言。”濟爾哈朗想都不想便做出了判斷,說道:“這是敵人挑拔離間之計,兄長千萬不要上當受騙。”

阿敏嘴角彎了一下,鄙夷不屑一閃而逝,沉聲道:“是不是謠言,日後定見分曉。人心難測,你怎地就如此確定?”

濟爾哈朗說道:“汗王的脾氣稟性,難道兄長就不熟悉?若真有排除異己之心,那阿巴亥的三個幼子,豈能得到重用?”

哈!阿敏翻了翻眼睛,腹誹道:重用個屁。以前我還不知道,若不是被傳播的訊息點破,還真以為皇太極是個顧念親情的人呢!

謠言是連續的,越編越是煞有介事。對於心有芥蒂的人,更是有效。

因為他們會自動腦補,把相關的和不相關的都作出種種猜測,從而得出對自己不利的結論。

甚至於,對懷疑物件說的每句話都會反覆思考,斟酌著每個字眼,是不是針對自己,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皇太極聯合代善等人逼死大妃阿巴亥,雖然沒動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但卻找罪名廢了阿濟格的旗主之位,換上年紀小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