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兄弟有事安排,擺明了最信任的就是自己,就算是不太喜歡,也得幫兄弟一把不是。

而組建親兵隊,不是郭大靖自作主張,而是毛文龍的授意。意思很明白,讓郭大靖有個自己的班底,去駐守海島也能鎮得住。

所謂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在東江軍中,也是有派系存在的。主要是南兵系,遼東系,以及朝廷安插系。

毛文龍出身浙江,先是以南兵為基礎建立東江鎮,再與遼東本地勢力相結合。之後,朝廷又有安如劉興祚。

隨著張盤、張燾,以及尚可喜、毛永詩等遼東將領被重用,東江鎮中南人勢力衰弱。而劉興祚,亦被毛文龍壓制。

可以說,在東江鎮,遼東出身的將領已經獨大。郭大靖能比較順利地晉升,並得毛文龍賞識,以及眾將的善意,與他的出身也有很大關係。

而自大將張盤陣亡後,原來遼東皮島、遼南旅順的戰略犄角之勢被大為削弱。

郭大靖看好廣鹿島,毛文龍也希望他能在遼南再建功勳,從而減輕遼東方面的壓力。

也就是說,毛文龍基本上答應了戰後把廣鹿島給郭大靖駐守經營,但也只是暫時的。

這和郭大靖的設想其實是不謀而合的,旅順乃至金州,才是毛文龍和郭大靖都看好的,要著力經營穩固並壯大發展,使其成為插向建虜腹心的一把利刃。

郭大靖對此還不明瞭,但他在向著既定的目標越努力,與毛文龍的期望,也就越來越殊途同歸。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崔孝一、藤野正等人便趕到了營地。連嚮導帶士兵,總共有二三百人。

吃過早飯,稍事休息後,部隊便開出營地,向著龍川行進。

按照郭大靖、尚可喜、劉興祚三人事先的商議,從龍骨山城到龍川,在沿途的山林中要設定兩三個臨時營地。

說是營地,除了儲存糧草物資外,還要儘量選擇在險要之地,也有抵擋建虜進攻的作用。

在郭大靖的設想中,這兩三個營地兼陣地,將給部隊起到保護作用。一旦建虜猛攻,抵擋不住的話,可以在撤退當中,節節抗擊,有個緩衝或喘息。

而隨軍的十幾架拋石機又經過了改進,除了更加結實外,還裝上了木輪。除去配重後,倒也不算太過笨重難行。

這將是伏擊建虜的秘密武器,郭大靖要使用間接瞄準法,給建虜以突然的打擊。

歷史上,間接瞄準法雖然極為少見,但最早卻可以追溯到宋代。

據載:古代著名的炮兵專家陳規在德安守備戰中,把拋石機布放在城牆內,使城外敵人無法看到。透過城上的“定炮人”,用口令指揮城內拋石機施放。

沒有城牆掩護,郭大靖準備在某處山頂的反斜面上擺放拋石機,引誘建虜來進攻,再來個萬石齊發。

當天下午,部隊便來到了第一個營地,留下兩三百人和部分物資佈置,大部隊繼續進發。

晚上八點左右,部隊在第二個營地停下休息過夜。

篝火正旺,飯香飄蕩,郭大靖等將領圍坐在一起,隨便地談論聊天。

“三十里為一舍,郭大人對於營地的設定,很合兵家要義。”崔孝一對郭大靖很感興趣,笑著挑起了話題。

從首攻義州城到現在,短短的時間,郭大靖已經創造了太多的驚豔。不僅是崔孝一,很多人都對他是刮目相看。

郭大靖呵呵笑了兩聲,說道:“崔大人過獎了。某哪知道什麼兵家要義,不過是覺得這個距離要逃跑的話,既累不死,還能歇口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