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馬禪轉身大步向外走去,沉聲喝道:“隨某上城殺敵,殺光敵人。”

親兵應喏一聲,趕忙跟上,心中輕舒了一口氣。主將坐鎮,堅守城池,倒還有著希望。

尼馬禪已萌死志,但不是憋屈死,而是浴血廝殺,死得象個勇士。他率領著一隊親兵,縱馬在城中賓士,燈球火把之下,守軍又看到主將,都振奮起來。

等尼馬禪登上南城,東江軍的進攻準備已經完成,就等著總攻的訊號。

郭大靖不僅準備了攻城爆破車,還假公濟私,打造了兩輛空車。空車有小門,他能鑽進去,透過射擊孔向外射箭。

這樣一來,就不擔心超越時代的狩獵弩被發現而起疑。他也可以發揮所長,多殺幾個城上的建虜。

要知道,狩獵弩的威力和精準度比建虜的弓要強不少。就算是建虜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也差不多就是個持平。

郭大靖躲在車內,與被大盾保護的壓制部隊一同逼近了城門。

鏗鏘的腳步,肅嚴和殺氣在戰鼓聲中節節升高。經歷過龍川破城戰,東江軍計程車氣高漲,對戰鬥充滿了信心。

“推到最前面。”郭大靖在車內大聲命令著,躲在車後計程車兵應喏著,繼續前推,直到五六十步。

尼馬禪在城門樓上揮刀一指,大嚎道:“放箭!“

仗著居高臨下的優勢,建虜率先發起攻擊,向著逼近而來的敵人射出一叢叢箭雨。

“舉盾!”東江軍士兵舉起簡陋的木盾,遮蔽著射來的箭矢。

居高臨下固然增加了射程,但因為角度的關係,只要用盾牌擋住上半身就基本防護周全。

“向前推!”郭大靖還不滿足,讓士兵直推到四十餘步。

透過射擊孔,郭大靖拉弦上箭,瞄準了城上的建虜。

通常來說,兩軍比拼箭矢,基本上都是拋射,以達到最大的射程。但在這個距離,郭大靖卻可以採用直瞄射擊。

城上又沒有火炮,在木車中很安全。箭射在車頂,篤篤的響個不停,卻不影響他仔細瞄準後,輕釦板機。

弩箭掠過空氣,斜射上城,露出城垛口的一名張弓射箭的建虜,猛地向後一仰,面門上露出半截箭簇。

“放箭!”隨著軍官的命令,東江軍弓箭手開始還擊,攻城爆破車猛然加速,向著城門衝去。

郭大靖的眼中只有城上露出身形的建虜,繼續拉弦上前,瞄準射擊。

多殺一個建虜,袍澤的死傷就能減少,就等於挽救了在艱難困苦中仍然與建虜戰鬥的遼人。

箭如閃電,每箭都不落空。不管是射死,還是射傷,都使一個建虜喪失了戰鬥力。

吶喊聲在義州城周圍響了起來,東江軍四門齊攻,再加上廢墟形成的斜坡,牽制住了大部分建虜。

這就使得人數已不多的建虜難以發揮內線優勢,機動兵力不多,不可能倒下一個就頂上一個,只能用在最危險的地方。

面對攻城車的迅速逼近,城上的建虜射出了火箭,扔下了滾木擂石。

啊!一個建虜中箭慘叫,手上一輕,另一個建虜無力託舉,滾木落了下來。

一個舉著石頭的建虜中箭仰倒,石頭砸中了他,結束了他的狗命。

郭大靖迅速拉弦上箭,向著城門正上方的敵人迅速射擊。東江軍的弓箭手也集火射擊,掩護攻城車接近城門。

幾個勇敢計程車兵舉著盾牌,從車後衝出,搬開擋路的滾木擂石,為攻城車清開前進的道路。

尼馬禪張弓搭箭,從城垛口現身,稍一瞄準,便射出箭矢。

一個東江軍士兵痛叫著倒了下去,剛搬起的石頭又落在了地上。又一個士兵衝上來,將石頭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