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再破龍川(第1/3頁)
章節報錯
郭大靖也只能因陋就簡,按照城門洞的尺寸,把攻城車做得相對合適。上面是屋脊結構,下面一個大木箱,為了保證密閉性,大木箱做成雙層木板。
也不用現砍樹刨削,就把隨軍的板車拆了,又有木板,又有輪子。木箱不僅用鐵釘,還用鐵箍,反正就是力求牢固。
經過幾個小時的忙碌,六輛既是攻城車,又是爆破車的東西才做好。此時,已是凌晨兩三點鐘。
按照郭大靖的計劃,一輛車裡有兩百多斤火藥,先轟它一下。如果效果不佳,再推第二輛、第三輛,還就不信了。
古代攻城,城門是重點所在。對於防守方來說,也是一樣。如果是死守的話,通常還會用石塊土袋等雜物把城門堵死。
顯然,龍川之敵並沒有這樣的佈置。
攻打龍骨山城的主力敗得太快,還沒給他們傳遞訊息;而東江軍來得也太快,使他們來不及做出完備的防禦。
城內的敵軍不多,毛文龍便做出了四面圍攻的佈署,盡最大限度分散敵人兵力,以利破城。
主攻點自然是郭大靖所建議的東、北兩座城門,每座城門準備了三輛攻城爆破車。
“明白。”毛承祿所部主攻北門,聽完郭大靖的講解說明,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臂,轉身而去。
東門的爆破由郭大靖親自指揮,主攻部隊是尙可喜和李維鸞所部。他們倒是省心,只管調派弓箭、火銃手掩護,挑選以車載木炮打頭的突擊隊便可。
大隊人馬圍城,也沒有過多的掩飾。龍川的敵軍已有覺察,城頭上火把密佈,人影綽綽,已經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傳令,攻城!”毛文龍坐鎮東門,要親自觀看郭大靖來施展本事兒。
隨著鼓號聲響起,龍川城四面響起了吶喊,數千東江軍衝向城門,開始了進攻。
郭大靖指揮著三輛攻城爆破車,隨著攻城部隊,向著城門衝去。
越是接近城門,城上射來的箭矢越是密集,打在攻城車頂上,擊在盾牌上,響聲不絕。
掩護部隊也張弓放箭,施放火銃,與城上敵人展開對射。因為兵力的關係,壓制效果比較明顯,掩護著攻城車向前推進。
“頂住城門!”城上的敵軍將領躲在望著越來越近的攻城車,大聲下著命令。
他並不知道攻城車能夠爆破,還按照固有的思路,以為是撞門,或者運兵。這樣的話,他還不太擔心,已經安排了人馬在城門處堵擊。
四面都有喊殺之聲,守敵並不清楚哪裡是防範的重點。倉促之下只能平均分配守城兵力,這就給東江軍的重點突破創造了有利條件。
奮力推車的戰士已經倒下數名,旁邊舉盾牌護衛計程車兵立刻補上。車頂被火箭射中,蓋著的溼被有效地防止了起火燃燒。
郭大靖眼瞅著戰士們冒著箭矢,搬開擋路的滾木擂石,又有數人被箭矢射中,倒了下去。
這就是戰爭,以達到目的為最重要。在指揮官看來,如果能用這種方式攻破城池,傷亡比蟻附攻城要少得太多,心裡會感到欣慰吧?
戰士們少些傷亡,或許也應該讓自己得以安慰。但
郭大靖眯了下眼睛,把雜念全部拋開,緊盯著推進城門洞的攻城車。
片刻後,推車計程車兵頂著盾牌跑了出來,又有人被射中,但卻只是受傷,倒在地上蜷縮起來用盾牌遮護。
這是郭大靖的囑咐,跑不了太遠的話,就地臥倒,用盾牌護住箭矢。
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流逝,郭大靖覺得自己的心臟成了秒錶,呯呯呯地計著時。
“轟!”在耀眼的火光中,巨響轟鳴,濃重的煙霧充斥著城門洞,彷彿那裡是一個冒煙的大煙囪。
城門樓上的敵人只覺得耳朵嗡嗡作響,腳下猛烈地震動,一個個東倒西歪。
“轟,轟!”北城方向接連傳來了兩聲爆炸,毛承祿所部也進行了城門爆破。
煙霧迅速消散,有經驗的人都能看出,城門被炸開了,通暢的風才會吹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