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拜天拜地結金蘭(第1/2頁)
章節報錯
毛文龍捋著鬍鬚,眼中閃著精光,哈哈一笑,說道:“縱然不能使建虜內亂,日後作戰時,除皇太極外,其他諸王也必有顧忌之心,唯恐本旗損失過大,將會禍及自身。”
“皇太極想南面獨坐,想要稱帝,唯我獨尊。”陳繼盛添油拱火,說道:“此事當奏與朝廷,與我東江軍有利。”
毛文龍一拍桌子,說道:“朝廷有鎮撫司,有東廠,再加上我軍的諜子,各種渠道都把訊息散佈出去。皇太極呀皇太極,我看此計你怎麼破解。”
陳繼盛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劉興祚的稜角似已磨去,給他些差遣也無妨吧?”
毛文龍垂下眼簾想了想,微微頜首道:“也好。冷落他的時間不短了,倒也不虞他分權爭權。他在建虜那邊應該還有些耳目,施展此計,便讓他也參與進來。”
“還有——”毛文龍目光一閃,又補充道:“此事某當寫進奏疏,寫進給登萊巡撫大人的文書中,建虜耳目甚多,肯定會知曉。”
毛文龍很篤定地認為建虜會很快知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這聽起來是很詭異的事情。而在詭異背後,似乎更有著細思極恐的內幕。
…………………..
香,酒,活雞,黃紙。
劉奇士帶著採買的結拜物品找到郭大靖時,已經接近黃昏。即便如此,劉奇士還很遺憾地告訴郭大靖,沒有找到關二哥。
郭大靖感受到了劉奇士的誠懇,可心中也有些奇怪,皮島竟沒有關帝廟。
其實,關二哥是在宋代被戴上“武聖”的桂冠,被宋徽宗封為“義勇武安王”;明朝時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並列。
但歷史上直到清朝,清代皇帝標榜關羽為“萬世人極”,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清朝皇帝不僅在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
所以,當時雖然明朝的封建統治者出於統治的需要,也宣傳關二哥的忠義精神。但在民間,關二哥的信眾,以及關帝廟的數量,都還不是特別多。
對於劉奇士的遺憾,郭大靖笑著說道:“天地最大,關二哥也是生於天地之間的。咱們拜天拜地,比拜關二哥還要誠心。”
“拜天地好。”劉奇士展顏而笑,用力點頭。
大哥,你要這麼說的話,我不跟你拜了。一把手的李秀姐,都比你強百套。
郭大靖翻了下眼睛,把吐槽嚥進肚裡,說道:“那咱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
“找好了。”劉奇士一揮手,在前帶路,邊走邊說道:“結拜完,咱哥倆痛飲一番,不醉不歸。”
郭大靖呵呵笑著,跟在劉奇士身後。時間不大,二人便來到了碼頭附近的一處酒肆。
明廷既想東江軍牽制建虜,又拿不出那麼多錢來供養關寧和東江,只好允許東江軍以商籌餉。
史載:“遼民多捲入海島,接屋甚盛,依作一都會,東南商船,來往如織,近海草木,盡於樵蘇”。
然而,這在以後卻成了朝中文官攻擊的藉口,也成為毛文龍被殺的罪名之一。
酒肆,在皮島這個地方,也只能有這樣檔次的飯館,連酒樓都算不上。
“老闆,某家跟你說好的。”劉奇士進門便大聲說道:“安靜的房間借用一會兒。”
老闆是個面相老實忠厚的中年人,個頭兒不高,帶著滿臉笑容迎了上來,說道:“軍爺的吩咐,哪敢怠慢。這邊請,這邊請。”
郭大靖禮貌地點了點頭,隨著劉奇士被老闆讓到了後面的一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