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目標—義州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清楚地記得後世八路軍打鬼子的時候,由於缺乏彈藥,實彈訓練嚴重不足。
即便是用步槍這種射程超遠的武器,為了保證命中率和寶貴子彈的不浪費。八路軍還有嚴格的紀律,敵人不到三十米不開槍。
這樣比較起來,手中看起來製作還有些粗糙的弩,能達到三四十米的有效射程,郭大靖又有什麼不滿意呢?
三十米不開槍,這是怎樣堅強的心理素質和勇敢精神?又是怎樣鐵的紀律?
郭大靖長出了一口氣,覺得自己要是能訓練出那樣的軍隊,就是用大刀長矛,也能滅了建虜,平了遼東。
說到底,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關寧軍如此,武器裝備比東江軍好,糧餉比東江軍多,還不是守城之犬。
擊退建虜的當天中午,援軍的先頭部隊便趕來了,是五百騎兵。到了晚上,陳繼盛率領的數千步兵也到達了龍川。
行軍的速度還是相當快的,這得益於受黃海潮汐影響,鴨綠江下游至入海口一段,極少有冬季大面積結冰的現象。
建虜選擇的攻朝地點,是在義州,距離河口將近八十多里,冬天江面結冰是常事,正利於建虜蹈冰入朝。
如果連鴨綠江的下游和入海口都能冰封的話,建虜從鎮江出兵襲攻鐵山,卻是快捷突然,簡單是防不勝防。
要知道,當時的鴨綠江還是很寬闊的,百年後還能行駛三百噸的大船。
而且,下游及入海口的那幾個沖積小島,有的還沒有形成,有的還很小,沒船難以渡過。
陳繼盛率領數千人馬和張攀所部會合,進入空城龍川暫且歇馬,並立刻召開了軍事會議。
張攀首先作了詳細彙報,說明追擊他們的建虜便是義州的守軍,遭到失敗後,至少損失了三百多。
“也就是說,現在義州只餘不到七百的建虜守城嘍?”陳繼盛眼睛更亮,信心又提升了幾分,稱讚道:“張將軍率軍襲破龍川,又重創義州建虜,功績卓著。”
待張攀謙遜了兩句,陳繼盛又指著身旁的兩人介紹道:“這兩位是從義州趕來聯絡的朝鮮義士,有重要情報通知我軍。”
這兩個朝鮮人正是崔孝一和鄭鳳壽派去皮島報信兒的,路上正與陳繼盛的大隊相遇,倒省了很多時間。
聽完朝鮮義士的情報,眾將都振奮激動。義州建虜不僅損兵折將,現在還有內應配合,攻打義州的把握大增。
只有劉興祚臉色比較平靜,微垂著眼瞼不說話。
張攀有些奇怪,看了劉興祚一眼。
意識到張攀投來的目光,劉興祚微微抬頭,對著張攀苦笑了一下,低聲說道:“若義州不遭攻擊,那城中的崔孝一尚能行動自如。若我大軍圍攻,對於新降之人,建虜豈能不嚴加防範?”
停頓了一下,劉興祚繼續說道:“雖不致有殺身之禍,嚴加看管卻是肯定。建虜擅長用間,應該不會疏忽。”
張攀微微頜首,對此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