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這涼州貧瘠,可京州與滄州卻是富饒的很嘛!這兩處的土地適於耕種,而且還有大片的土地有待開發。”

“陛下是說,將涼州多餘的人口移民至滄州和涼州?”

周敏問道。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氣,這周敏不愧是老狐狸調教出來的得意弟子,領會能力極強。

“不錯,二王叛亂後,朝廷收回了被地方權貴把持的大片耕地,正好分給涼州的百姓使用,不過這些土地既然收回了,就不要再放出去了,以免再次養出如五大家族這樣的大地主。

向北行結束後,朕會進行土地改革,朝廷會一邊引導百姓開發新的無主荒地,一邊將掌握在地主手裡的土地收回,百姓只能在官府的分配下使用土地,可以將分配的土地租借出去,但決不允許私下售賣轉讓。”

周敏心裡一驚,隨後便是狂喜。

驚訝的是小皇帝居然醞釀著這麼龐大的計劃,而喜悅的卻是,如此重要的國策,小皇帝居然對他主動提起,這說明他已經入小皇帝的法眼,在其眼中已經是可堪大用的人了。

……

翌日,天策府與禁衛軍的混合部隊在拿到洛邑城準備的所有輜重後便啟程向天啟領的北郡城行軍。

而在這接下來的幾天路程裡,李慶安依然安排了各種’演習’,直到出了涼州地界,才消停下來。

雖然這些別出心裁的演習把士兵們折騰的有些怨言,但相對其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尤其是警惕性以及反應速度這一塊,提升巨大。

龐應龍等人天策府的年輕將軍的體會尤為明顯,他們雖然還年輕,但跟著老將軍龐維興已經積累了很多帶兵打戰的經驗,深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因此他們已經在商量著,等向北行結束後,這樣實戰化的演習還要繼續下去。

實戰化的軍演一停止,部隊的行軍速度大大增加,原本需要四天的路程,只用了三天就走完了。

北郡城是天啟領東北方向邊境上,建立在草原之上的城市,也是大秦立國以來暴揍北狄的橋頭堡。

如今這座城市匯聚了天下各個諸侯的部隊,都是清一色的騎兵,不過話雖這麼說,但其實總人數並不多,只有五萬多人而已。

向北行是需要以戰養戰的高強度軍事行動,主要目的是摧毀和破壞,所以必須採用精兵政策,若是部隊太多,反應遲鈍反而達不到目的。

因此每次向北行的人數都保持在五萬鐵騎到六萬鐵騎之間,而有了人數的限制,分配到各個諸侯頭上的就很有限了。

身為主辦者的天啟與皇室自然是佔得大頭,出兵上限在一萬,只不過如今皇室衰落,最近十幾年里根本湊不出這麼多騎兵,前幾次向北行都只出了五千騎兵,而這次是因為身為皇帝的李慶安親自前來,所以才將禁衛軍裡的兩千騎兵也抽調了過來,湊齊七千之數。

而天啟身為實力數一數二的強勢領地,又擁有享譽天下的虎豹騎,這一萬人的名額自然是滿打滿算不摻水。

至於西合、南樾這等不遜色於天啟領的諸侯出兵人數則被限制在五千,實力差一些的二流諸侯則被限制在兩千到三千,至於更次一些的三流諸侯能分到的便只有幾百人的名額了。

向北行是大秦保留節目,象徵著榮耀,如今儼然成為了各個諸侯展示實力吸引天下人才的舞臺,同時也是各個領地的將軍們晉升的快捷通道。

能名揚天下,廣招賢才,又能實戰練兵,保持軍隊戰力,順手還能薅北狄的羊毛,所費的是極少的糧草以及微乎其微的人員傷亡,如此惠而不費的事情,諸侯們自然不會浪費有限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