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周敏提出的這個問題,李慶安沒有多少猶豫就回答道。

“所以說下到基層給百姓們做思想工作很重要啊!百姓們都不傻,他們所求的不過是平安穩定的生活,只要他們明白了民團是護衛自己家園的保護傘,就沒那麼容易被居心叵測之輩蠱惑人心了。

另外,之前也說過,民團都是以村、鎮、城為單位組建的,彼此之間的聯絡並不緊密,若只是一村、一鎮的造反,剿之即可。

若有人能聯合起大片的村、鎮,乃至一州之地一起造反,以至於朝廷王師都彈壓不住,那就說明大秦氣數已盡,在百姓的眼中朕還有你們儼然成為了敵人,如是不可為,朕也會順應天命。”

周敏也沒想到,小皇帝居然會拿出一套平躺的理論來,可這些話細想一番卻也覺得入情入理。

不僅是大秦,歷朝歷代對於謀反那都是嚴懲不貸,若非讓百姓們沒了活路,又怎麼會造反呢?

周敏瞄了李慶安一眼,小皇帝年少登基,清秀的小臉還帶著稚氣,竟然就能說出這許多帝王、權貴一輩子都不明白道理。

看來老師說的一點沒錯,大秦歷時六百餘年,雖然積重難返,病入膏肓,但氣數未盡,在這最危難的時刻迎來了一位中興之主,力挽狂瀾。

“臣明白了,臣會將這民團一事梳理出一份詳細的奏摺,回頭呈報給陛下。”

李慶安點了點頭,又說道。

“再說這第二個建議,不過在此之前朕想問問,周大人以為爆發饑荒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周敏想了想,回答道。

“饑荒爆發的原因有很多,乾旱、蟲災、疫病…”

“朕問的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他說到一半就被李慶安伸手製止了。

於是周敏想了想又試探性的說道。

“陛下是說…糧食不夠,所以饑荒?”

周敏一邊說著一邊在心裡暗罵自己,皇上問的怎麼會是這麼蠢的問題?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小皇帝卻點了點頭道。

“不錯,導致饑荒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糧食不夠嘛!糧食不足的原因就很多了,土地貧瘠、作物產量不高,包括周大人你之前說的那些都是,而這些問題都不是咱們能短時間解決的。

所以我們得從另一個方向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周敏漸漸把握到李慶安想要表達的意思,於是說道。

“陛下是說,涼州生產的糧食太少,而相較於其每年生產的糧食,涼州的人口又太多,所以咱們得想辦法將人口縮減下去?”

李慶安滿意的點了點頭,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