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視一眼,然後轉身逃跑。

這兩人雖功夫不如陸信,可是輕功絕佳,若是正常情況絕對可以逃跑。

可是現在的陸信哪裡會讓他們跑掉,兩人剛有逃跑的架勢,陸信便已一步竄到他們面前,連出兩劍,奪了他們的性命。

之前陸信同幾名黑衣人戰鬥時,便已經發現陶夫人絲毫反應都沒有,擔心她已經遇害。

現在已經解決掉眼前的敵人,他連忙去檢視躺在地上的陶夫人。

當到了陶夫人面前,發現她只不過是被人封了穴道。

可是陸信並不會點穴的功夫,對於眼下的情況也無可奈何。

只好將陶夫人從地上扶起,使她靠坐在一旁的樹邊,然後道:“陶夫人,那些歹人已經被我殺掉了。不過我並不會解穴的手法,你只好等著穴道自己解開了。”

陶夫人因被點了諸多穴道,連話也說不出來,只能眨眨眼睛表示自己知道了。

見她已明白現在的狀況,陸信又檢查了一下週圍的情況,見已經沒有什麼危險,心中終於鬆懈下來。

這一鬆懈,一陣強烈的倦意席捲而來。

一時間竟連站都站不穩了,癱坐在地上,眼皮也漸漸發沉,終於撐不住,就這麼躺在地上睡了過去。

這些黑衣人雖不善正面交手的功夫,可是若是三五個人一同出手,也不是陸信能對付的。

可是陸信今夜的表現卻是超過了他應有的水平。

其實這全依賴於他所修習的那門無名內功。

這門功夫的效果可遠不止時時刻刻增長內力這麼簡單。

通常的內功會有自己的特性,或霸道如火,或陰柔水,或精於爆發,或長於持久。這些都是在內功心法被創造出來之時便已經定了的,若是所學內功與招式不相匹配,不但對敵之時十分力只使得出四五分,甚至稍有不慎便會損傷了經脈而走火入魔,性命不保。

這也是通常內家功夫的高手都是出自那些有深厚底蘊的大門派的原因。這些大門派的功法招式本就是相輔相成,門下弟子自幼便循序漸進學習,又有師門長輩提攜指點,只要不是天資太過愚鈍,隨著年紀的增長,最終都會成為江湖中的好手。

可是尋常的江湖客便不同了,大多學的都是些粗淺的外家功夫。其中一些人或天賦異稟由外而內練就一身深厚內功,或運氣極佳服用了些天材地寶獲得無上的內力。但是大多終其一生也沒有機會獲得修煉內功的機會,若是僥倖得了一本內功秘籍,當然如獲至寶,立即修煉,哪裡管是否適合於自己呢。

但是陸信所學的內功實在是不同尋常,它本身是具備成長性的。修煉的初期,這內功沒有任何的特性。不同相性的內功會削減招式的威力,而相性相同的內功則會加強招式的威力。而這內力對於招式的威力則是不增不減。

其實類似這樣效果的內功江湖上也不是沒有,道家玄門內功講究陰陽調和,雖不一定能發揮出招式的全部威力,但是卻於本身無害,反而有所裨益。

但是陰陽相濟其實本身便是一種特性,而這門無名內功卻並非如此,隨著修習者的修為漸深,這內功的屬性也會隨之而變化。

若是修習者性如烈火,所學招式也是大開大合一往無前的,這內力便會漸漸顯現出霸道陽剛的特性。

若修習者清和平允,招式也是偏向陰柔的,這內力便也會顯得柔和無比。

若是修習者一身正氣,這內力便正氣凜然,若修習者心性不純,這內力也會帶著幾分邪氣。

所以修習了這門內功的人,完全不需要考慮招式是否相匹配,內力自會轉化成合適的特性。

但是這種轉化本來也是循序漸進的,而今夜的陸信卻因情緒的變化,無意中刺激了這種轉化過程。

他離情劍的領悟在短時間上了一層境界,而內力轉化的速度卻沒能跟上,所以這內力便不甘示弱,瘋狂地激發著陸信的潛力,以加快自身特性的轉換。

這也是陸信為什麼身體其實已經疲憊不堪,但是精神上卻處於一種從未有過的絕佳狀態,功夫也比平時上了一個檔次,全靠這內力所激發的潛力而支撐著。

這就好像一個普通人在情急之下可以激發潛力舉起百斤的巨石,而危機過後,則如同全身散架一般,需臥床數日方才能恢復一般。

均是因發揮了自己本應力所不及的實力所帶來的後果。

而今夜過後,陸信的內力雖並未有所增長,但卻有了質的變化,內功與劍法已是融合在了一起,放眼江湖之中,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