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

李飛第一個來到田徑場進行熱身。

十來分鐘之後,省田徑集訓隊的隊員也陸續到場。

助理教練也相繼到場。

半個小時後,朱教練手中拿著厚厚的一沓稿紙,來到正在做拉伸運動的李飛面前,並把手中的稿紙遞給李飛。

同時開口說道:“李飛,這是未來一週你的訓練計劃,你好好看看。”

李飛轉過頭,望了望朱教練手中的那一份純手工書寫的計劃書。

緊接著李飛又抬頭望了望朱教練那烏青跟個熊貓似的雙眼,撓了撓頭道:“教練,昨晚沒睡呀?”

“廢什麼話,拿著。”

朱教練揚聲道。

縮了縮脖子,李飛悻悻地接過朱教練遞過來的手工訓練計劃書。

看著朱教練離去的背影,李飛有些小感動。

再把技術書翻開仔細瞧了瞧,李飛發現。

朱教練為他所做的訓練計劃書,已經精確到了每一天的每個時段。

可以感覺到朱教練書寫這份計劃書花費了很多的精力。

計劃書的第一頁便寫了:

——————

我詳細地分析了你現在的情況。

總的來說,你現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專業的訓練。

你的起跑仍然停留在業餘水平,起跑反應時間很慢,連姿勢都不是很標準。

這會影響到你起跑階段的發力,在運動途中缺乏對節奏的掌控,完全沒有任何運動技術可言。

還有就是在靜態測試裡,明明可以看得出你後程能力很強。

但是,你在時間奔跑當中,會莫名地體力不足,在最後的一小段距離裡存在失力的情況,這極大地影響了最後衝刺的速度。

想要成為職業的運動員,基礎一定要牢固。

——————

僅僅這一段話,就讓李飛受益匪淺。

再看下面還有二十多頁。

李飛不得不對著朱教練的背影豎一個大拇指!

朱教練分析得很有道理。

李飛本來就是業餘運動員中的新手,沒有任何運動技術可言,也僅僅才練了兩個月的基礎短跑技術。

而李飛的這些短跑缺陷,全都暴露在朱教練的眼裡。

來到省隊,看到朱教練的這個計劃書,李飛這才感受到了什麼叫專業。

為什麼別人是吃這碗飯的,為什麼朱華鋼教練是省田徑隊青少年組的主教練。

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朱教練的田徑教學理念絕對不可小覷。

其實,這也不是詆譭管教練,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管教練主要的任務,便是讓體育生們考上一所好的體育大學。

所以說,兩者的教學理念不同,這再正常不過了!

……

有了訓練計劃書,李飛便開始單獨訓練起來。

計劃書中,更多地還是在強調李飛的起跑反應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