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陳杰感慨自己當年的冒險是正確的,他不僅為深圳房地產行業培養了一名銷售精英,身邊也多了一位好合作同伴。

“你沒有手機嗎?”培訓一週結束後,陳杰發現了一個現實問題,張英菊竟然沒有手機。

對於地產經紀人來說,每天要帶客戶出去看房,手機是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儘管此刻手機還是一個比較貴的奢侈品。

“我沒有。”經過一週培訓,張英菊比剛面試那天說話已經大方很多,但提到手機這個話題,她聲音變小了,甚至有點窘迫,她真害怕因為這個問題被公司辭退。

“你下班後來辦公室找我。”陳杰不再說什麼,繼續給新員工佈置任務。

“好。”

“我這裡有箇舊手機先借給你用,裡面也有張現成的卡,等你賺錢買新手機後再還給我。”張英菊進來,陳杰從辦公桌抽屜裡拿出一部手機放在桌子上。

“這怎麼可以?”張英菊侷促不安看著,不敢拿陳杰放在辦公桌上的舊手機。

“明天開始就要跑盤了,你沒有手機肯定不行,出去我們找你都聯絡不上。”作為一個年輕的經理,陳杰為了賣房成交,賺錢,可能會使出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但是在弱者面前,他也顯出了極具同情心的一面。

“好,謝謝陳經理。”張英菊感激的拿著舊手機離去,轉身時眼裡滲出了淚水,這一幕陳杰在多年以後,仍舊清晰的記得。

嚐盡人生百味,細數記憶裡的流沙,那些跟隨著財富而來的是逝去的年華,它們洗盡了張英菊的鉛華。就這樣,從泰華地產開始的20年時間,張英菊和她的團隊在賣房中接觸認識了成千上萬的客戶,其中不乏一些獨具個性的客戶,這些客戶有些成了她的朋友,有些成了她的人生導師,也有些成了她曾經的戀人,更有些成了對手和仇人。

周成濤、趙小鳳、李娟、黃雅莉、韓剛、蘇先生等等,細數著這些人的名字,張英菊至今都能清楚地浮現在腦海裡。

培訓完後,接下來一週時間,是實地踩盤調研,更深刻的瞭解深圳二手房市場。

張英菊跟著新來的一起共10位同事,被按區域劃分跑盤。每天從9點上班開始,他們就用步行加公交車結合的模式,跑遍深圳關內福田、南山、羅湖等三個區的二手樓盤。怕記不得樓盤的名字,張英菊每日帶著筆和筆記本記錄,跑盤結束,她的筆記本全部記滿。

除了筆記本記滿,張英菊那張花一元錢購買的深圳地圖,也被她密密麻麻的標註上各樓盤的價格面積等細化資料。後來這些樓盤的名字也像烙印一樣根深蒂固的刻在她的心裡,20多年都沒有忘記。

半個月後,跑盤結束,張英菊也像正式員工一樣坐在寫字檯裡上班,工作內容是接打電話,聯絡客戶。

“你好,泰華地產,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你?”第二天上午10點,張英菊接到了一位看了報紙廣告,前來諮詢買房的客戶電話。

“我剛剛看了你們在深圳特區報上刊登的松柏公寓那2套房子的廣告,想去現場看看。”接通電話,裡面傳來一位中年男人的聲音。

周成濤很直接點出要看的樓盤,這2套房也是泰華地產今日廣告上總價最便宜的兩套房。

“好的,先生,請問你貴姓,電話號碼多少,我先記下,然後跟賣家聯絡看房時間,聯絡好,我立刻給你回過來。”張英菊用陳杰入職培訓的標準模式,接待諮詢的客戶。

培訓結束,陳杰給大家做了總結髮言,具體概括起來有如下四個要點:

第一要點是接到電話後立刻先問好;

第二要點是快速套出客戶的電話號碼登記,這也是最重要的資訊資源,關係到將來跟同事們撞單,誰先誰後的判斷;

第三要點是在電話裡速戰速決,不要跟客戶透露太多房產資訊,一切以見到面看房為目標;

第四要點是看完房子,要想盡一切方法帶客戶回到公司。

根據陳杰的實踐經驗,看完房子能夠跟你回到公司談價的,80%是看上了這套房子,只是價格跟他心裡預期的對比,有點差距。

陳杰還強調,客戶帶到公司後,就不再是你一個人孤軍奮戰。上到公司老總,下到所有同事,他們都會全力輔助你,幫你成單。

張英菊接到的這第一個電話,就是她生命裡的貴人,周成濤打來的。此刻他剛剛在飛機上看到報紙廣告,於是準備下了飛機就諮詢。

下飛機後,周成濤原本想直接打車去預定的酒店,然後到酒店附近找找賣房的公司,再去看房。沒想到報紙上這2套低價房子一下子把他吸引,以至於他立刻改變主意,先去看房,看完再去酒店休息。

“我姓周,現在就想過去看,我的電話號碼是……”周成濤報出手機號碼,張英菊認真記下後,還不忘重複的跟他核對一遍。

電話裡的周先生顯然很急,這讓第一次接電話的張英菊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第一天正式上班,就接到目標客戶,緊張的是她怕自己經驗不足,把客戶弄丟了。

“好的,周先生,我聯絡好業主,立刻給你打過來。”確認電話號碼無誤,張英菊準備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