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被叱責的慌亂不堪,努力辯解道:“我等雖信奉天主,然亦忠心於朝廷,天地可鑑。”

他根本就不知道, 左夢庚到底給他準備了多少爆炸性的東西。

“在歐羅巴, 天主的僕人們, 也就是教會和教皇, 凌駕於所有國家的君王之上。對其生殺予奪, 肆無忌憚。敢問葵心公, 倘若天主教會令你捨棄君王, 只忠心於天主一人, 你又該如何抉擇?”

王徵傻了。

他艱難地看向鄧玉函、羅雅谷, 希望這兩位能夠為他解惑。

可殊不知,鄧玉函、羅雅谷也被震懾到了。

只因左夢庚說的是事實, 在西方天主教會就是這麼霸道,就是凌駕於所有的王權、國度之上。

而這在東方, 則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王徵曾是朝廷官員,而且觀其所作所為, 稱得上忠貞。

原來的歷史上,李自成攻陷西安, 請他出山做官, 他都寧可絕食而死。

正因為這一點,被左夢庚抓住機會,用信仰和忠義的衝突,逼他認清現實, 扭轉他的心意。

王徵宛如落入了汪洋大海,狂風巨浪從四面八方呼嘯著撲來, 似乎每一下都能將他埋葬。

他掙扎不出, 努力尋求希望,終於看到了一抹希望的光。

“玄扈公,您是我輩楷模,又是官場前輩,還請為晚輩指點迷津。”

王徵尋上了徐光啟。

要說在中國名氣最大的天主教徒,毫無疑問,肯定是徐光啟。

而且徐光啟在官場的成就也是最高的, 畢竟做過閣臣。

許多信奉天主的人, 無疑都是將他當成了標杆。

王徵的困惑和糾結,在徐光啟這裡則完全不是問題。

老人家一生風雨, 早已窺破迷障,高屋建瓴。

“良甫,汝之身、汝之皮、汝之髮膚五官、汝之言行學問、汝之精魄神識, 從何而來?”

王徵不敢怠慢。

“身體髮膚,授之父母;學問精神,授之師長。”

徐光啟緩緩而道:“且不論身體髮膚,亦或者學問精神,皆為我華夏烙印。此乃汝之根本,更是汝存立於世間之基。汝可明否?”

徐光啟就是在告訴他,不論你信奉什麼教什麼教,你的根本在中華,你就是一個華夏子孫。

只要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不會行差踏錯,也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徐光啟開宗明義的話,惹得鄧玉函和羅雅谷頻頻側目。

他們赫然發現, 竟然第一次瞭解徐光啟的內心深處。

這個原本被他們認為是教會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信徒、最好的成果的人,想不到居然最終還是選擇了他的故土。

等等,他們似乎也不怎麼信奉天主,為何去在乎這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