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判案(3)(第1/3頁)
章節報錯
被告席上,田小娥渾渾噩噩的,一雙眼睛裡滿是迷惑的光。
不是要給自己定罪嗎?
為何自己的父親倒黴了?
等等,那個人人仰望的參座,給父親定的罪是啥來著?
田小娥努力思索,可惜,她一個大字不識的村婦,竟然悲哀地連這些都理解不了。
可她唯獨明白一點。
那個為了十兩銀子將她賣了的父親,那個一手將她推入火坑的父親,正在被懲罰。
不知為何,再看四周,田小娥赫然發現,竟有一種天高海闊的舒暢感。
僅僅是一個判決,可所引起的風波是無窮無盡的。
“參座,參座,老朽有話說。”
圍觀的人中衝出來一個老頭,頗有氣急敗壞之相。
而看到這個老者,人們的議論更甚塵囂。
這老者乃臨清城的名人,無人不識,更和左夢庚是舊識。
見他不顧衛兵的阻攔都要說話,左夢庚笑道:“孔夫子有何高見?”
這老者,正是引發了臨清半球實驗的孔相如。
雖然當初這個實驗讓孔相如慘敗,但老頭也因為這件事被人們記住了。而且老頭很誠樸,知錯能改,從那以後對科學知識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甚至還加入了張金海他們的興趣班。
可今日在這裡見到了左夢庚的判決,孔相如還是接受不了。
“參座,聖人有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這田狗子雖為品德底下,然其為人父母,指命婚事, 正當其所。參座如此判決, 豈不是有違孝道?”
人群裡的聲音陡然拔高了一截,顯然認同的居然還不少。
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為人父母者。
這些人之所以支援孔相如的話,究其根本就是, 他們赫然發現, 一旦左夢庚的判決生效,那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將來在子女面前的權威性將會徹底消失。
子女可以因婚事違逆他們, 那麼將來是不是可以因別的事而致乾坤倒轉?
左夢庚今天坐在這裡, 顯然功課是無比踏實的。
他呵呵笑著問道:“老夫子學問精深,試問, 亞聖言五不孝, 所為何者?”
聽到左夢庚要討教學問,孔相如來了精神,立刻搖頭晃腦地背誦起來。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 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 不顧父母之養, 二不孝也;好貨財, 私妻子, 不顧父母之養, 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 以為父母戮, 四不孝也;好勇鬥狠, 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他所講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而此時背誦的文章,則出自《孟子·離婁下》。
在這篇文章中, 孟子講述了為人子女不孝的五個例證。
四肢懶惰,不顧父母的生活, 這是一不孝;喜歡賭博喝酒,不顧父母的生活, 是二不孝;貪圖錢財, 偏愛老婆孩子,不顧父母的生活,是三不孝;放縱於尋歡作樂,使父母蒙受羞辱, 是四不孝;逞勇好鬥,連累父母, 是五不孝。
左夢庚圖窮匕見, 突然問道:“請教孔夫子,這五不孝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在其列?”
“呃……”
孔相如傻眼了,周圍許多學問大家也傻眼了。
孝乃儒家思想的精華和核心所在,古往今來深入研究的人大有所在。
關於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人人皆知, 以至於成為當今之世的標準。
結果左夢庚一番運作, 人們猛然發現,原來這個人人認定的標準, 竟然不在聖人規範的五不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