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御史彈劾謝璉和劉宇烈無所事事,恰好當時崇禎正看著遼東的戰報腦瓜仁疼。一看是遼東巡撫,PSTD發作,也不查明真相,處罰了事。

恰好吳橋兵變鬧大,朝廷又想起謝璉和劉宇烈,於是讓他們戴罪立功。

謝璉接替孫元化成為了登萊巡撫,如今被困在萊州城內。

劉宇烈成為援軍主帥,頂著倒黴蛋的光輝要去和謝璉團聚。

這一次為了救援登萊,崇禎也是大出血了,還拿出了六門紅衣大炮。

對於崇禎的殷切期望,劉宇烈並沒有任何感動。

你說我一個好好的兵部堂官,此時本應該坐在衙門裡喝茶打屁,熬到下值回家嬌妻美妾,為何就上了戰場呢?

不來不行啊。

大淩河一戰莫名其妙背鍋,必須得將功贖罪。

雖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罪。

更主要的是,他此番是領命而來。

他是周延儒的門下,周延儒讓他來,他不得不來。

周延儒交待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想盡辦法招撫東江鎮叛軍。

之前東江鎮屢次玩弄假裝受撫的把戲,為何周延儒還要主張招撫呢?

因為只有招撫了叛軍,才能證明孫元化無罪。

證明了孫元化無罪,才能說明他周首輔沒有問題。

因此能夠招撫叛軍,不是軍事問題,也不是智商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目前朝中主戰派和招撫派斗的不相上下,真實目的也並非是為了怎麼對待叛軍,而是要對付朝中的敵人。

秉承周延儒的授意,劉宇烈是能拖就拖。

除了抵達沙河鎮初戰告捷,俘虜了叛軍將領陳文才等人後,援軍就再沒有前進過一步。

對於抓獲的叛軍將領,劉宇烈也沒有嚴加審問,反而當場釋放,並且讓陳文才回去給孔有德、李九成帶話,商議招撫一事。

能夠活命,陳文才還是很開心的,立刻將劉宇烈的意思傳達給了孔有德和李九成。

“你說這些朝中大臣的腦子都是怎麼長的?仗都打到這個份上了,咱還能降嗎?”

孔有德百思不得其解,同時對於大明朝廷再無任何敬畏。

李九成嘿嘿冷笑。

“要我說這大明就是氣數已盡,活該你我兄弟揚名立萬、封侯拜相。既然他劉宇烈有意招撫,咱們也不妨陪他唱一齣戲。”

孔有德綠豆一樣的眼珠子轉個不停。

“光唱戲哪過癮呢?咱啊,還得給他加加戲。”

眾位叛軍將領狂笑不止,渾然沒有將朝廷的援軍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