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各個戰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是別人,正是張振秀。
“陛下,左夢庚如今主剿白蓮妖魔,已將其殘部困於蒙山之中,假以時日,必定可盡全功於一役。倘若此時調其離開,則白蓮妖魔重回世間,又不知多少愚夫愚婦受其蠱惑,大亂再起,無休無止。”
張振秀早就得了通氣,在朝中無論如何要阻止左夢庚被調離山東。
而他給出的理由,也是崇禎不能拒絕的。
遼東的局勢危如累卵不假,可白蓮教的危害崇禎也不能忽視。
這個從大明建國之初就如同跗骨之蛆的邪教,一直以來可是給大明製造了數不盡的麻煩。
歷代皇帝都想要將其剪除乾淨卻始終沒有做到,如今好不容易將其盡數圍困於一地,要是再給放出來……
崇禎迅速警醒過來,忙道:“左夢庚有重任在身,無須再提。周卿另擬人選吧。”
周延儒表面平靜,內心頗為遺憾。
他要調動左夢庚去遼東,其實並非心血來潮,背後也有著深深的算計。
南京論戰的事,已經傳到了他這裡。
得知張採等人大敗虧輸,如今江南之地盡議劉學,周延儒就知道情形頗為兇險。
尤其張溥回去之後,又給他寫了密信,直言劉宗周師徒乃世間大害,要他在朝中想辦法除之。
周延儒一時片刻沒想到怎麼對付劉宗周,便想要趁此機會對左夢庚下手。
奈何被人護了下來。
想到這裡,周延儒不禁探究地看了一眼張振秀。對方則已經退了回去,彷彿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般。
而沒有了算計,周延儒對軍事就真的是兩眼一抹黑了。
“陛下,老臣于軍伍之道才疏學淺,只怕妄言而壞軍國大事。諸般謀劃,當仰仗梁司馬為佳。”
這個推脫讓梁廷棟避無可避,誰叫他是兵部尚書呢?
好在梁廷棟早有準備,張口就來。
“陛下,如今山海關只有總兵吳襄兩千五百兵馬。若救大淩河城,須從各處調兵。微臣愚見,京畿、山東、山西各抽調一部,會合山海關兵馬,當為上策。”
這個策略沒什麼花頭,也是如今唯一的辦法。
崇禎只是問道:“何人可以領軍?”
梁廷棟知道他的心思,推舉的人選也是仔細考量過的。
“監軍兵備道張春可用。”
崇禎對張春的印象很好,當初己巳之變時,他還召張春入內奏對過。後來的作戰中,張春果然屢立功勳。
“既如此,愛卿火速擬定章程,不得延誤。”
梁廷棟領命,回去之後立刻開始調兵遣將。
除了任命監軍兵備道張春為太僕寺卿,統領諸路援軍外,也給各地兵馬送去了調令。
其中從山東調遣的兵馬最多,除了總兵宋緯的五千車營外,還有駐紮在各地的部隊。當然了,登萊巡撫孫元化也同樣得到了調令。
孫元化不敢怠慢,立刻行動。
除此之外,京畿各地的明軍也都在調遣之列,要他們開赴山海關歸張春統轄。
而要說對這個調令最不滿的,當屬宣大總督張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