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齋公,這便是名震天下的左將軍嗎?”

不等錢謙益代為引薦,此人帶著親切之意徑自道:“素聞左將軍少年英雄,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在下福建鄭芝龍,冒昧自薦,還請海涵。”

左夢庚一愣,定定地看過去,心裡卻波瀾四起。

這便是明末雄霸東海的鄭芝龍?

說起來,在他的心目中,真要論起來,鄭芝龍的地位甚至要超過崇禎、黃臺吉等人。

畢竟從後世人的理念去看,海洋的重要性擺在那裡。

而作為把持中國通往海洋道路的人,鄭芝龍和他的兒子鄭成功,一直都被史學界大書特書,反覆研究。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鄭芝龍居然主動想見自己。

最令他驚奇的是,錢謙益這個老學究,居然會和鄭芝龍這個海盜相熟。

其實這就是左夢庚歷史知識不夠的問題了。

鄭芝龍能夠從東海群盜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受到了東林黨的扶持。

隆慶開海之後,江南工商業意識到只從官方層面的開海,是不會取得效果的。

海洋和陸地不同,大明的掌控力度不夠,因此使海洋成為了不法之地。

要想擺脫江南勳貴世家的鉗制,真正地從海貿中獲利,那麼就需要擁有自己的海洋武裝力量。

因此從那以後,東林黨就一直積極尋找合作伙伴。

因為福建的前後幾任巡撫都是東林黨人,自然福建出身的海盜就成為了東林黨接洽的目標。

海盜們霸佔海洋,也不是為了搶劫。

那個只是順帶的。

海上的利益大頭,還是海貿。

海盜也希望輸送貨物到各地去賺錢。

東林黨把持的南方工商業可以提供貨源,海盜有渠道和武力保障,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從鄭芝龍的前任、東海霸主李旦時代起,東林黨和海盜們的合作就開始了。

六年前,李旦逝世於東瀛,他的遺產大部分都被鄭芝龍繼承了。

但海盜們也分成了許多分支,大名鼎鼎的十八芝就是這麼來的。

可是自從顏思齊死後,十八芝內部漸漸有了分裂和敵對的趨向。大家的實力彼此相當,誰都難以降服對手。

出於危機意識,鄭芝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向東林黨靠攏,取得東林黨的支援。

在鄭芝龍打敗俞諮皋、殺死許心素之後,明朝對於海上的最後一點干涉力量都喪失殆盡。

東南工商業敏銳意識到,萬里海疆已經變成了他們暢快貿易的通途。

因此和鄭芝龍可謂是一拍即合,迅速建立了聯盟。

為了積累戰勝劉香等人的資本,鄭芝龍迫切需要更多的財富。

這一次,他盯上了左夢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