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絕大多數的儒生士人並無二致。

錢謙益哈哈大笑。

“今日之文壇盛會,百年難得一見。更難得李姑娘也有所悟,可見我儒學教化世人,功在千秋。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李姑娘,可還有佳作,回敬念臺公啊?”

青樓中人慣會扭捏作態,李貞麗擺出一副我見猶憐的模樣,怯生生地道:“奴家所擅,不過唱曲罷了。奈何王將軍不喜,徒呼奈何?”

錢謙益這人吧,只要不參合到爭鬥中,就格外的惹人喜歡。

“中恆、太沖還有這位王將軍,俱已武功稱雄。既如此,便請李姑娘來一曲《扈家莊》,讓幾位將軍見識一下我崑腔之武戲。”

李貞麗一喜,忙道:“諸位稍待,奴家去準備一番。”

崑曲衍生之初,多以《牡丹亭》為源。但經過發展,江南發達的世俗文化使得受眾已經不滿足於此。

漸漸地,《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經典名著裡的橋段也開始被改編成為了曲目。

《扈家莊》是後世京劇中的名曲,就是脫胎於崑曲。

李貞麗擅長劍術,本身就有功夫底子。她扮演的扈三娘,本身就是一絕。

論戰結束,接下來就是輕鬆愉快的酒宴了。

錢謙益找了一個空檔,湊到左夢庚面前。

“經年未見,中恆便已名震天下。大明有你這樣的名將,江山無憂矣。”

左夢庚逗弄他。

“晚輩從軍以來,方知此中艱難。生怕一個疏忽,便至大敗虧輸之境。倘若牧齋公能夠出山,為晚輩贊畫一二,便可萬無一失。”

錢謙益臉都綠了,忙道:“奈何老夫體力衰竭,老眼昏花,有心而無力,只能辜負中恆的拳拳之心了。”

他怕左夢庚揪住不放,趕緊轉移話題。

“中恆軍伍之外,卻也經營的好大事體。有一位朋友恰好就在此處,久慕中恆風采,託老夫代為引薦一二。”

能讓錢謙益做中人,究竟是何方人物?

左夢庚不禁起了好奇心。

“牧齋公的友人,必是賢達名流。晚輩何其有幸,能夠結交一二。”

見他不拒絕,錢謙益大喜。

“中恆且隨我來。”

錢謙益領著左夢庚離開遊船,上了白鷺洲。

當中一處幽靜的院落,恰好避開了旁人耳目。

兩人步入其中,正有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站在窗邊觀看風景。

錢謙益笑道:“一官,看看我把誰請來了。”

那漢子回頭,呈現出一張古銅色稜角分明的面龐。國字臉,濃眉張揚,好似兩柄大掃帚。

眉毛下的雙目宛如銅鈴,即使睜圓了也似惡狼盯著獵物,令人發滲。

偏偏穿了身花團錦簇的員外袍,就如同剛剛劫了地主老財的土匪,怎麼也掩飾不住強盜的氣息。

不過看到錢謙益,此人頗為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