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章 萬世中華(全書終)(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一件事的發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
1676年秋,四川突然地龍翻身,導致成都以北大批地區受災。
然而因為山區百姓早已完成遷移,竟無一人受災。
訊息傳播開來,舉國譁然,相關政策的施行再無任何阻力。
1680年,帝國海軍全部完成更新換代。
所有木製帆船退出現役,蒸汽鐵甲戰艦多達六千多艘。
大洋之上,帝國海軍綿延不絕,完全把控了所有海路。
1681年,蘇伊士運河經過十五年的浩大工程終於修通。至此歐亞之間的聯絡再也不需繞過非洲,路程和時間成倍縮減。
168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新大陸兩岸溝通日益緊密,繁榮之象不在本土之下。
1688年,歷時三十五年的黃河改道工程徹底完工,比原計劃多了七年。
至此,黃河水不再奪淮入海,而是滋補華北大地,一舉解決了華北缺水的窘境。
三北綠化工程也開始呈現顯著效果,每年風沙侵襲數量大為減少。
藍天白雲重現之日,薛鳳祚卻積勞成疾,與世長辭。
左夢庚慟哭不已,下詔舉國哀悼,冊封其為靖王,特旨薛鳳祚之子襲爵。
同一年,第一輛汽車從濰坊汽車製造廠下線,帶來了交通運輸的新格局。
左夢庚親自主持了新車下線儀式,並且乘坐新車環遊,讓世人意識到了汽車的重要性。
“陛下總是明見萬里,聖明無雙。有陛下指引,下面的人只要照旨辦事,總是不會錯的。”
“不會錯嗎?”
下面人的拍馬屁,卻令左夢庚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火速下詔,命遠在西京鎮守的秦王左暄妍回京。
當左暄妍回來後,震驚世界的大事發生。
左夢庚下旨禪讓,傳位於左暄妍,帝國皇帝位完成傳承。
誰也不知父女兩個談論了什麼,左暄妍即皇帝位後,開始對吏治、體制、政策進行全方位調整。
一大群老人下臺,新銳力量掌控朝局。
陳永華擔任內閣首相,主持官制改革,正式加強資本力量在國家中的話語權,傳統地主勢力進一步邊緣化。
1700年,帝國二世皇帝左暄妍突發惡疾,薨逝,時年七十三歲。
經太上皇左夢庚主持,皇室內部推舉,鄭王左暄暉三子左治即皇帝位。
同年,天草時貞接任內閣首相。
1714年,一件大事發生。
中科院院士黃履莊在數十萬人的見證下,駕駛著一架雙翼螺旋槳飛機扶搖直上,衝上了天空。
這一幕,在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改寫了世界科學。
令人遺憾的是,太上皇左夢庚沒能親臨。
時年一百歲的太上皇左夢庚,卻摒棄了所有人,單獨坐在泰山之巔。
當看到遠方的那個黑點帶著轟鳴直插雲霄時,他終於心滿意足地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