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開倒車的英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就是政客,在什麼時候思考什麼樣的問題。
廖中堅當然不知道查理二世微妙的心理活動,即使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已經獨立的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士,有帝國的支援,必不可能再被英國吞併。
只要沒法從這三個地區吸收養分,英國就沒有壯大的土壤。
再一個,你查理二世一個封建君主重新掌控國家,固然可以結束內戰,但是也等於打斷了英國的發展。
始終出於封建統治狀態下的英國,又有什麼威脅呢?
於是廖中堅欣然同意了查理二世和長老會的苟合。
隨著長老會的叛變,議會軍迅速血崩。
查理二世在曼徹斯特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所有反對他的民眾都遭遇了災難。
轟轟烈烈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隨著上層的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的叛變,只有普通民眾承受了所有苦難。
費爾法斯克在伯明翰將兩路議會軍聚合到了一起,但是並沒有什麼用。
他的威望雖然也很高,但到底不是克倫威爾,以至於議會軍內思潮湧動,搖搖欲墜。
就在魯普雷希特率軍追至之際,議會軍中的許多軍官選擇了叛變。
考文垂一戰,本來費爾法斯克打的不錯,但是防禦側後方北安普頓的近衛第三師譁變,導致防線出現了漏洞。
埃塞克斯伯爵迅速抓住這個機會,率領蘇格蘭騎兵直撲議會軍的炮兵陣地。
等到炮兵全部被消滅後,議會軍也就大勢已去了。
費爾法斯克邊退邊戰,手頭的兵力越來越少。最終,在切爾納騰姆的郊外,最後的議會軍被團團包圍。
面對著十倍於己的敵人,費爾法斯克知道失敗已經不可避免了。
他更加知道,自己落到國王的手中是什麼下場,因此開槍自殺。
隨著費爾法斯磕自盡,其餘的議會軍士兵紛紛放下了武器。
英國內戰,比原來的時空多打了七年,將整個英倫打的千瘡百孔,民不聊生。
最致命的是,英國經過百年積攢而發展起來的海上力量被摧毀一空。
可想而知,荷蘭、法國、葡萄牙等人日後必不會讓英國再建立出強大的海軍來。
身為一個島國,不能稱霸海洋,英國哪裡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內戰結束,查理二世大獲全勝,他以最驕傲的姿態進入倫敦。面對民眾火山一般的目光,他完全不在乎。
大清洗同樣在倫敦展開,許多議會軍的堅定分子都被肉體消滅。
反而是選擇了背叛的長老會獲取了更大的權力。
當然了,重新掌握政權的查理二世也必須得向盟友們進行酬謝。
英國分別向荷蘭、葡萄牙支付了五百萬、三百萬英鎊的軍費開支。
最重要的,當然是帝國。
查理二世代表英國政府,和帝國簽署了一系列條約。
允許帝國在倫敦建立大使館,允許帝國在英國自由通商,允許帝國商品入境之後享受稅務豁免,允許帝國商人在英國本土投資。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大事項。
英國將多明尼加等加勒比海島嶼無償轉讓給鱗國,作為帝國支援的報酬。
這一下子就讓帝國在新大陸和大西洋的中段擁有撩獨厚的地理位置,能夠深入影響整個大西洋上的各種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