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室軍隊,因為舊時代的餘孽廣泛存在於其中,帝國的軍官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幫助其實現蛻變。

其中的最大罪魁禍首,就是英國國王。

透過訓練王室軍隊,也讓大家對於階級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幸好王室軍隊有武器的加成,還有國防軍、荷蘭軍隊的幫助,總體態勢上不錯。

十月初,在查理二世的命令下,魯普雷希特率領左路軍進攻肯德爾,目標是曼徹斯特,奪取英國的工業基地。

埃塞克斯伯爵率領右路軍進攻利茲,目標是開啟進軍倫敦的門戶。

克倫威爾不敢怠慢,立刻盡起所有兵力迎戰。

約克郡谷地一帶,雙方兵馬展開了對峙。

經過之前的打擊,魯普雷希特穩重了許多,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武器更加先進而瞧了議會軍。

他在攻下肯德爾之後,迅速派兵搶佔了塞德伯,以免議會軍從谷地中繞出來偷襲自己的後路。

隨後他才進軍伯頓。

就在伯頓外面的狂野中,雙方遭遇了。

相比起服飾亂七八糟、營養嚴重不良的國王軍隊,議會軍的制服全是鮮豔的紅色,並且士氣高昂。

在費爾法克斯的指揮下,議會軍動作迅速,很快對王室軍隊形成了三面包夾的態勢。

可是沒用啊!

這正是魯普雷希特希望的。

他蜷縮了本方的陣型,有效避免了軍隊指揮不暢的弱點,同時更加擊中了火力。

當議會軍開始壓迫到近點後,魯普雷希特一聲令下,四百多門火炮開始轟鳴。

鋪蓋地的炮彈打的議會軍再也無法保持完整隊形,製造了大片大片的空白。

米涅步槍的兇猛活力更是讓議會軍無法還手。

他們都還沒有走入本方的射程呢,就被打的七零八落,陣型稀疏。

即使再勇敢的軍人,面對這麼恐怖的打擊也無法堅持。

魯普雷希特大喜過望,迅速發動反擊。

儘管費爾法克斯留了後手,及時派出了騎兵。但犀利的火器面前,議會軍的騎兵成效甚微。

即使最終擋住了王室軍隊的攻擊,掩護了主力撤退,但也付出了三千七百人傷亡的慘重代價。

經此一戰,費爾法克斯深深地明白,曼徹斯特已經無法防守了。

他一邊撤退,一邊給克倫威爾寫信,詳細講述了王室軍隊的變化,同時對後續的戰事充滿了悲觀。

只可惜,他對王室軍隊缺乏必要的瞭解。

左路軍大獲全勝,右路軍卻拉了胯。

克倫威爾親自指揮的議會軍在達靈頓的外圍和埃塞克斯勳爵打了一仗,見識了王室軍隊可怕的火力之後,他明智地沒有硬碰硬,而是將議會軍隊後撤。

同時派遣大量的散兵進入四周的丘陵地帶,甚至於夜間偷渡了米德爾斯伯勒的蒂斯河。

埃塞克斯勳爵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追著克倫威爾猛衝猛打,結果導致隊伍陣型鬆垮,前後脫節的十分厲害。

當議會軍的散兵突然襲擊了達靈頓,並且焚燒了王室軍的糧草之後,埃塞克斯勳爵大驚失色,完全失去了方寸。

克倫威爾迅速發動反攻,追著軍心渙散的王室軍隊大肆屠殺。

事實證明,再好的武器也要人來使用。

人不行,武器只能資助給對手。

這一勝一敗,又將英倫的局勢拉回到了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