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全民同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合該安南倒黴,如今正是帝國的戰略空白期。
東瀛方面已經拿下,只剩下後續的梳理。
北方雖然和俄國的爭端已經開啟,但漫長的冬季到來,國防軍只能暫且蟄伏,一切都要等嚴寒過去再說。
中亞這邊,國防軍剛剛拿下西域,進展太快,也需要足夠的時間消化,否則可不敢貿然進軍。
歐洲那邊雖然很被帝國重視,但鞭長莫及,即使派遣了遠洋艦隊過去,帝國也只能鼓動一下局勢,沒辦法做主導者。
新大陸針對西班牙的戰爭依舊在籌備中。
這裡距離本土太遠了,相關的人員、物資調動,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即使最理想的狀態,也要明年才能動手。
因此安南這就成了當下帝國唯一的目光所在。
加上安南就在帝國的家門口,不要太方便。
為了一勞永逸,帝國出手就是雷霆萬鈞之勢,第十五師和陸戰一師一南一北夾攻,後邊分別跟著兩個治安師平定地方。
別看出動了二十多萬大軍,但實際上這一戰帝國大賺特賺,國庫甚至一分錢都沒有支出。
究其原因在於,民間對於出兵安南的熱情十分高漲。
安南近在遲尺,因此帝國的商人們對安南的情況瞭如指掌。
肥沃的土地,密集的人口,天然的位置,每一樣都蘊含著海量的財富。
當帝國發動收復安南之戰後,商人們就踴躍地活動起來。
帝國和以往的封建王朝不同,並不喜歡吃獨食,也很願意讓民間參與進來。
每當國防軍打下一塊地方,派遣的官員就會在軍隊的配合下,對當地的地主和士紳進行殘酷的清理。
這一點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安南計程車紳和地主,還想要重複永樂年間的做法。表面上歡迎帝國的到來,從中漁利。背地裡又鼓動民間反抗,搞兩頭吃。
如今的帝國在處理這種新佔領區的時候,早已熟門熟路。
普通的百姓知道什麼呀?
他們也是被壓迫、被剝削的物件,始終飽受疾苦。
帝國來與不來,他們的生活都是一樣的,始終看不到希望。
相反他們還會因為同族同語言的關係,受到本地士紳和地主的蠱惑,將對生活的不滿轉嫁到帝國頭上。
當初大明在安南就是這樣被搞的焦頭爛額,最終不得不撤軍的。
大明的朝廷因為同樣是地主階級,所以無法看清其中的本質,但帝國卻不一樣。
新興的資產階級本就對霸佔生產資料的地主階級充滿敵視,能夠痛快消滅,那還等什麼?
相比起普通百姓,把本土的地主階級剷除一空,也就等於是讓當地失去了反抗的土壤。
雖然地主階級勢力強大,不甘心滅亡的情況下造成的動亂也更嚴重,但只是一時的。
有國防軍強大的武力支撐,帝國根本不怕動亂,相反還能夠透過戰鬥徹底消滅地主和士紳。
再一個,安南的地主和士紳對帝國也不太瞭解,一開始並沒有什麼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