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李自成出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左良玉不聽自己的命令,居然還打贏了。
這讓楊嗣昌實在難以自持,不知該如何決斷。
隨後幾日,更大的喜訊傳來。
就連張獻忠的軍師潘獨鰲也被左良玉抓獲,正在押解襄陽的途中。
這足以證明,張獻忠之敗是多麼的慘烈。
事已至此,楊嗣昌立刻恢復了官員的本色。
他對左良玉的感官如何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這樣的大勝仗面前,他足以向崇禎交待了。
楊嗣昌動作飛速,立刻向崇禎呈遞了報捷奏疏。
這一場大勝,著實洗去了大明長久以來的陰霾,朝堂之上總算有了幾分喜色。
“陳愛卿,立刻準備論功行賞各路將領。另傳旨楊愛卿,宜乘勝追擊,不可放過了張獻忠。”
崇禎大喜之後,不吝賞賜,也覺得這是消滅張獻忠最好的機會。
可是當眼前無人之後,崇禎的臉色迅速轉冷。
只有侍立在旁的王承恩才明白,崇禎這是將楊嗣昌恨到了骨子裡。
因為從頭到尾,楊嗣昌給崇禎呈現的,都是一無是處。
左良玉的勝利,充分證明了楊嗣昌個無能。
畢竟先前楊嗣昌已經將他和左良玉的矛盾透露到了崇禎的面前,使得崇禎對前因後果清晰瞭然。
現在左良玉自行其事,卻獲得了大勝。楊嗣昌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藉機邀功博名,實乃真小人也。
遠在襄陽的楊嗣昌根本就不知道,這一次的報捷不但沒有讓他脫困,反而讓他更進一步陷入了死地。
瑪瑙山的勝利,讓明軍各部士氣大振,對張獻忠再無畏懼。
三月初九,賀人龍和李國奇又在韓溪寺大敗張獻忠。
張獻忠部將左營一條龍薛成才和右營順天王賀國現率領兩千人投降。
第二天,明軍追到鹽井。張獻忠又損失了六百多人,前營二隻虎同樣投降。
三戰三捷之下,左良玉的聲望衝到了頂點。朝野內外都將他視為國之干城,即便是當年的毛文龍也頗有不如。
可不得不說,張獻忠處心積慮休養了一年多,實力非常強大。
這三場失敗,並沒有令張獻忠傷筋動骨。
他反而在紛亂的戰場上尋找到了明軍的弱點,將四川官軍張令部的六千人包圍在了柯家坪。
要不是左良玉及時趕到,老將軍張令非得戰死當場不可。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左良玉正式激發了逢張獻忠必勝、逢李自成必敗的屬性。
張獻忠被打得焦頭爛額,草木皆兵,只能退入荒山野嶺,努力躲避官軍的追剿。
雙方打打逃逃,更加靠近四川。
就在這個時候,楊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到達了頂點。
瑪瑙山之戰的大勝,讓左良玉神氣起來,更加不將楊嗣昌放在眼中。
對於楊嗣昌的命令,他已經不再是陰奉陽違,而是乾脆置之不理,甚至和楊嗣昌頂牛做對。
楊嗣昌惱恨左良玉對自己不敬,於是給陳新甲寫了密信,想要將“平賊將軍印”轉交給賀人龍。
身為楊嗣昌的死黨,陳新甲自然全力施為。
他向崇禎稟告了此事。
崇禎冷眼旁觀,並不質疑,而是預設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