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歷史的真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明做事,從來都是顧頭不顧腚。
原本拿出全部的力氣對付流寇,就只能放任夏國發展壯大。
後來又準備拿出全部的力氣對付夏國,結果卻忽略了對滿清的防範。
以至於清軍破關而入,放眼四顧,任憑馳騁。
在豪格之後,多爾袞率領左翼軍也順利破關而入。
兩路兵馬密切配合,將周邊地區橫掃一空,甚至還打到了山海關的大門外。
清軍歷次入寇,目的都非常明確。而且一次比一次規模大,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入。
清軍出現在山海關的背後,讓關寧軍上下全都嚇壞了。只能緊閉城門,小心防守,完全顧不上解救京師。
尤其在這個時候,黃臺吉更是親自率領兵馬從北面壓迫過來。頗有兩面夾擊,攻略遼西走廊的意圖。
但很顯然,這只是清軍的虛招。
嚇住了山海關內的明軍之後,清軍掉頭南下,一路打到了通州,並且在這裡完成了會師。
只要再向西前進一步,就能打到京師城下。
京城中早已風聲鶴唳、地動山搖,所有人都驚慌無比。甚至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逃亡。
崇禎急的五臟俱焚,卻又無可奈何。
單憑城中的老弱病殘,無論如何都擋不住清軍的兵鋒。
幸好就在這個時候,盧象升趕到了。
他率領宣府、大同、山西總共一萬九千兵馬,馳援到了京師城下。
這支生力軍的到來,總算是讓崇禎長出了一口氣。
安頓好了兵馬之後,盧象升披麻戴孝,獨自去見了崇禎。
“盧愛卿,可有禦敵之策?”
崇禎宛如溺水之人,將盧象升當成了救命稻草。
畢竟這是目前唯一一支可戰之兵,寄託了他所有的希望。
盧象升的臉色卻很難看。
“臣之麾下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糧草不足。兼之兵力有限,實在難以獨立抗擊東虜精銳。為今之計,只有固守國都。以待八方合圍,則尚有取勝之機。”
聽到盧象升如此謹慎,崇禎的臉色黑的能夠滴出墨水來。
楊嗣昌在一旁頓足哀嘆。
“遼東來報,黃臺吉兵臨城下,關寧軍一時片刻無法啟程,如之奈何?”
現在大明手中的三股軍事集團,除了盧象升之外,其餘的全都被牽扯住了。
崇禎倍感壓抑,嘗試著問道:“盧愛卿,不知可否奪回通州、打通漕運?”
盧象升好懸當場吐血。
“陛下,雖然如今局勢艱險,但萬萬不可自亂陣腳。臣之兵馬已是最後之屏障,倘若再有意外,則大勢去矣。”
盧象升和崇禎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對於這位帝王的秉性時至今日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簡直是異想天開的典範。
都什麼時候了,能不能保住京師都尚未可知呢,居然還想要反攻通州。
不知己、不知彼,有這樣一位帝王,難怪大明的局勢日薄西山,不停滑落了。
被盧象升頂了一下,崇禎的臉上火辣辣的,乾脆宣佈退朝。
如今的大明文武,湊在一起是商議不出什麼東西的。一聽到退朝,便果真退潮一般去了。
大殿內外,只剩下楊嗣昌和盧象升,兩個人並肩向外走去。
看著四周無人,楊嗣昌向盧象升透露了一個驚人的訊息。